领先了一个时代,但弊端也极为明显,主要集中在产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如今矿场每天至少能保证产出八九百吨的铁矿石,用坩埚炼钢法,差不多一吨可以提炼出三百斤左右的铁锭,减去不合格的差不多一吨铁矿能产生的成品钢铁连二百五十斤都达不到,用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期,也就是十八世纪初时候的产量来比较,差不多只有三分之一,人家一吨铁矿能生产差不多六七百斤铁,土法坩埚只有这么点,被历史所淘汰自然也就属必然的了。

之所以造成坩埚炉炼钢最后产生废钢率太高的原因还是在于炉温,按照后世测算,坩埚炉的炉温最高只能达到1100度,这个温度还不足以将铁矿石中的杂质全部清除,而含杂质太多的铁锭自然就是不合格的,所以古代打铁的为什么都说铁要千锤百炼,其目的就是要将里面的杂质最大程度的清理出去。

但焦炉就不一样了,焦炉的炼铁温度已经能够达到1600度,高温下融化出来的铁水制造出来的钢铁,其中蕴藏的杂质基本上已经可以忽略不计,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产量,如今梅山铁厂已经生产半个月,半个月生产成品钢近四百吨,已经超过十九世纪中叶时期英国炼钢水平的一倍以上。

当然如今的梅山铁厂生产规模与后世铁厂产量相比,就是一个零头都比不上,可在如今这个时代,毫无疑问已经领先了世界两个世纪以上,最为关键的是,钢铁的大规模生产以及运用,是爆发工业革命的基础,大明若是没有足够的钢铁储备,拿什么去谈造枪造炮造巨舰,朱慈炯野心勃勃的全球殖民打造日不落帝国的计划到最后只能沦为一个笑话。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