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散,介水则止”这就说明气的存在。风水宝地能福荫后人,这并不是虚妄之言。除了天朝说这风水地气是迷信外,其余历朝历代,帝王将相,大德高僧,学者大儒,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包括近代的两大元首毛某人,蒋某人在内,统统对风水之学,敬若神明,这难道不能说明什么吗?

地气,人气,这些气息,唐振东都能感受到一丝不寻常。

表面上,这里好像是大批苗人逃跑被树枝刮碎了衣服,因为这里没有一具骸骨。不过唐振东绝对不会这么认为。这些织物时常见到,这就说明从这里疯狂逃走的人很多,如果就三两个人,断然不会把自己身上的衣物挂的到处都是,因为苗人自己织就的衣服,结实至极,阵脚细密,结实,等闲的树枝很难刮碎。

但是既然现在到处都是布条,那就说明从这里经过的人很多,人挤人,所以造成了现在这个局面。

但是现在又产生了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如果是人很多从这里走过,那地面肯定被践踏的不成样子,最起码也应该造就一条颇为显眼的路出来,但是没有,这里根本就没有路。甚至看不出来有很多人走过的样子,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这就说明这里根本没那么多人走过,而如果这里没有那么多人走过,那这些随处可见布条,就不是从这么多人身上挂下来的。

如果这些布条不是从那么多人身上挂下来的,那之前的推理就全被推翻了。如果没有那么多人从这里走过,那能说明什么呢?

结合前面的推理,再加上唐振东对这里地气,人气的观察,一个大胆的假设,在唐振东脑海里形成:那就是这些人都根本就都是死人,这些布条都是死人留下来的。

为什么会是死人呢?那残骸呢?人死了,不可能这么快就化为黄土吧?就算肉腐烂的快,那也总应该留下骨头吧?不过这里,连骨头都没有留下。

这是为什么?

唐振东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这些留下了衣服布条的人都死了,而这些人死了之后,都被一种动物吃了,吃的连骨头都没剩下,那这么解释这些不存在的人是否就合理了呢?

曾经繁华的有些熙熙攘攘的短裙苗寨,如今静如鬼蜮。这曾经仿佛世外桃源的地方,此时看不到丝毫人烟,仿佛这些人都凭空消失了似的。

大街上静悄悄的,箩筐,农具时不时能看到,还有丢弃的一些生活物品,仿佛这里的人一瞬间突然消失了似的。

徐月婵其实在几天前来过这里,标准的来说,徐月婵也不算来过,她只是带着族人从村落旁边经过,那时候还没有这么荒芜。

“别靠近那些屋子!”唐振东进入了村子,但是心中的心颤依旧继续着,仿佛这里隐藏着什么可怕的东西一样。

“不对,哪里不对?”唐振东直觉上感觉自己好像想到了一点什么,但是仔细一想,脑子里却一片空白。

唐振东隐约感到有个奇怪的地方,自己似乎没有注意到,但是却想不起来。他只是本能的提醒徐月婵不要靠近村寨的木屋。

唐振东跟徐月婵并排走在荒芜的大街。两人一直走到徐大族长招待唐振东的祠堂。

“这个,这个就是阿爸经常喝酒的银杯!”徐月婵捡起门口的一只银质酒杯,幽幽的道。她捡起的不是酒杯,而是希望知道父亲的下落。

唐振东也认识这只酒杯。苗人好酒,不论男女,尤其以徐大族长为甚,唐振东每次来,徐大族长必拖他喝酒,这只酒杯,唐振东也是见过的。

不过此时,酒杯仍在,但是人却不知去向。

徐月婵在九洞山呆了那么多年,对村寨的一切都了无印象,但是在村寨住的几天里,阿爸的这只银制酒杯,她是记的清清楚-->>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