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另一方面,他不像宁时俊,时刻担心着官军突然出现在庄外,认为他们即使再来进剿,没有个把月的准备怕是不成。这个话,他不会对任何人说,一方面有江云的情报科,另一方面,他比所有的军官都知晓眼下的局势,袁世凯说起来有两万精兵,但真正集结数千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他指示对于俘虏的转化,必须慢慢来,不能急。更不能像历朝农民军的做法,裹挟一帮心怀异志的人上战场,除了能壮大声势外,没有一点用处,有的只是副作用——遇到战况不利的情况,反水是必然的。

“我要的是像你们一样,从身体到心灵都加入蒙山军,而不是貌合神离。实在不愿意,不勉强。”

“要释放他们吗?其中确实有一些死硬分子,我建议分开关押,不然不好办。”石大寿说。

“是个好主意。释放是不行的,这些人回去之后就是官军的骨干,他们肯定会报复的,起码要打得官军没了脾气,愿意心平气和地跟咱们谈才行。都是些强劳力,我有的是用他们的地方。”

龙谦准备用俘虏的地方是一个小煤窑。就在石峁村以北,因塌方死了好几个人给废弃了,龙谦听罗同秀说起此事,亲自去看了,决定将这个煤窑恢复起来。

冬天到了,山区的气候在晚上已是滴水成冰。龙谦发现大部分人家都没有取暖设施,做饭用的是柴火,饭烧好了,炉膛也就灭了。屋子里便和外面一个温度。所以在中午时分总是到向阳地儿晒太阳取暖。只有极少数的富户,比如郑家,比如陈超家,存有煤炭,但使用也极不科学。

“鲁南是有煤的,南边的枣庄就有大煤矿。按道理这边有煤也正常。把那个煤窑开发出来,解决周围村庄的烧饭取暖就有了保证了,为什么要废掉呢?”龙谦向陈超询问。

“穷,有几个买得起煤?另外,挖出来也运不出去。加上煤窑崩塌死了好几个人,闹出些事,自然就荒废了。”陈超用铁钩子拨拉着炭火,看着龙谦和宁时俊,“怎么,准备将煤窑恢复起来?”

“嗯,天下万事,民生为先。不为别人,总得为自己吧。我想募些股,将煤窑办起来。今儿找您,就是想让你帮我出个主意。”

“嘿,俺又没办过煤窑,哪里有主意给你?要问,你得去石峁,他们懂。”

“我去不合适。还得你这个自治委员会的当家的出马,”龙谦笑道,“凡事得人为先,有人就好办。挖煤的人准备好了,我手里可有好几百精壮后生呢,总不能让他们吃闲饭。”

陈超自然晓得龙谦所说的是那几百被俘官军,“退思,我痴长你几岁,虽然不如你见识多,但还是要说你几句,跟官府作对没有结果。你能打赢他们一次,不能打赢第二次,第三次!现在周围的村子有这么多的子弟加入了你的队伍,乡亲们也认你了,你总不能看着将子弟们送入火坑吧?那些俘虏,还是放了吧,跟官府讲和,或许正是时候。”

龙谦放掉蔡成勋并带信给袁世凯,只有极少数人知道,陈超是不晓得的,龙谦微笑道,“您觉得官府会跟我讲和吗?”

“你打赢了,讲和就有可能。我有一些同年好友在官府做事,你若信得过我,我可以为你跑一趟。”

“越之兄,你算是说着了。能战方能言和,此乃千古不易之理。我们相识已久,龙某之为人,岂是不顾部下只图自身富贵之小人?放心,蒙山军之命运,在我不在彼,求人不如求己。需要越之兄出马之时,龙谦自会相求。现在嘛,为时过早了。还是说说咱们的煤矿吧,我瞧着乡亲们冬天不好过,守着金碗讨饭吃,没有这个道理嘛。你若是方便,便去趟石峁,联系一些懂煤矿的人,大家一起出钱,将煤窑恢复起来,挖出的煤炭,以市价购买,你看如何?”

“行倒是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