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的大臣代表,但他的话被慈禧训斥回去了,“法术不足恃,人心也不足恃吗?中国极弱已久,所倚仗者,唯人心耳!如果失却人心,何以立国?”

她训斥了袁昶,接着征求大臣的意见,已经练就了明哲保身神功的满清臣子们只有唯唯而已,哪里还有什么高明的主意?于是慈禧做出了两项决定:一是安抚乱民;二是派侍郎那桐、许景澄立即出京,去和西摩尔联军交涉,让洋人不要派军队来京。

这又是一个荒唐的决定。西摩尔的联军为何来北京?是因为使馆受到了威胁,你这边不制止对外交人员的攻击,那边怎么交涉?

真是悲哀。满清朝廷何时依靠过人心?当初八旗兵杀入山海关,杀奔江南,搞出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哪里想过人心?凭恃着不是武力吗?等自己武力衰弱不堪了,却想起了人心?

自辛酉年联合鬼子六政变成功,慈禧这个大清朝最尊贵的女人把持朝政已经三十年了,也算是和外国人打交道的老手了,如何想不到眼下局势的发展趋势?挡不住西摩尔的联军,朝廷失败,京师遭殃。挡得住西摩尔的联军,换来的是列强更多的军队登陆,就算英法美德意等国远隔重洋,调兵不易,那日本、俄国可是近在咫尺啊,凭借着强大的海军,可以迅速调集兵力过来。甲午之败不过过了五六年,慈禧怎么就忘记的干干净净?甲午之战,中国理直气壮,单独对付日本一国,尚且海陆两路大败,割地赔款。如今攻击外国使馆,屠戮外国神职人员,正是袁昶所言“悖公法”之举,不占一点道理,却对着十一国联军,胜算在哪里?何必再征求大臣的意见,又何必做出白痴般的决定?

还是有敢说话且头脑清醒的臣子的,在会议结束,光禄寺卿曾广汉、大理少卿张亨嘉、侍读学士朱祖谋和恽毓鼎留了下来,重新跪在太后和皇帝面前,张亨嘉首先发言,认为必须镇压义和团,办法很简单,杀几个头领即可。而朱祖谋竟然大着胆子责问起了慈禧,皇太后信任奸臣,凭借乱匪抵抗列国,大祸就在眼前。如此重大之事,靠乱匪怎么能行?慈禧说,董福祥可靠。朱祖谋断言,董福祥大话炎炎,老奸巨猾,绝不可恃。慈禧大怒,你叫什么?是什么官?竟敢肆无忌惮至此!朱祖谋报了自己的名字,说自己心忧社稷,即使刀斧加身,也必须进此忠言。这时,恽毓鼎说,山东巡抚袁世凯忠勇有谋,手下又有强兵,可速调袁世凯进京平乱。

一直留在殿中的荣禄急忙打圆场,说朝廷已经准备调袁世凯入京了。

四个胆大的臣子这才叩头而退,慈禧“怒目送之”。

江云和田书榜在前门外的大栅栏便宜卖了两件裘衣,揣着十五两银子离开了大栅栏。衣服是抄家抄来的,他们在大栅栏换了银子。身上的义和团服装早就扔掉了,江云一副书生打扮,而田书榜则蓝衣小帽,变回了江云的随从。

天气炎热,江云抹了把额头的汗,“老田,你回德胜门那里坐守,等待联系,我这就去天津。”

“这就走吗?让张小丁跟你去吧。听说廊坊那边打的激烈,多个人安全些。”

“不用。北京的事情很要紧,你和小丁要注意安全。”江云警觉地朝周围看看,都是纷乱的人群,没有人注意他们,“咱们就此分手吧。老田,北京这边的事,就交给你了。”

“请科长放心,我一定办好差事,迎接咱们的人进来。”田书榜郑重地说。

留下张小丁,其实还是有些不放心田书榜。张小丁是蒙山老兵,负过伤,比起田书榜这个东北佬,小丁的忠诚度这个词是龙谦教的,江云经常琢磨,每个人对于蒙山军的忠诚度是不同的没有任何问题。但田书榜﹍﹍但愿他能经受此次考验。

江云想,经过这件事,他就算是了蒙山军的核心了。到了这一步,以田书榜的聪-->>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