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绝不负陛下所望,留下最好最优秀的人才。”

“好,有你这番话,朕便放心了。”

孔颖达施礼告退以后,将程处亮和尉迟宝琪的试卷一并带走,李世民满面春风的,往立政殿而去。

李根从孔颖达口中得知,距离尚书省的科举考试,还有十日的时间。

于是二人开始,为学生们报考科目的事情而慎重考虑。

秀才科,直接就不做考虑了。

毕竟现如今的秀才科,是最为难考的科目。

结合学生们本人的意愿,李根和孔颖达,终于给大家都找准了定位。

魏叔玉这种各科目都成绩优秀的,报考进士科。

李德奖和柴令武,从小就接受过四书五经的,报考明经科。

程处亮等一些人喜欢研究律法,就让他们报考眀法科。

还有一些人则报考了明书科。

尉迟宝琪在算术一道,天分颇高,自然报考明算科。

一同报考明算科的,还有十几名少年。

随着科举即将开始,整个长安城都充满了活力。

活力四射的,自然是毗邻国子监的平康坊。

随着各地才子抵达国子监,平康坊又到了一年一次的旺季。

才子配佳人,自古以来就是绝配。

如今趁着年少,众少年自然也想书写和体验一番,这种才子佳人的故事。

于是乎,才子赋诗,佳人配乐。

当然了,不仅仅是赋诗这么简单。

付钱才是最为重要的。

诗赋在平康坊女子眼中,不过是能证明一个人的才华。

钱财方是她们的立身之本!

即便是考试前一夜,不少风流才子,依然沉迷于平康坊的温柔乡里。

太阳初升的时候。

李根带领五十名学生,从庄园出发。

孔颖达因为要参加科举阅卷,这些少年郎,只能由李根一人带队前往贡院考场了。

前方六匹骏马奔腾而来。

最前面的乃是程处默和尉迟宝琳。

“七弟,俺们几个,可是大半年没有和你一起,痛快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了。”

“自从学院开学以后,俺们都是过的啥日子啊!”

程处默和尉迟宝琳调转马头,言语里尽是委屈和不满。

杜荷,房遗爱,长孙冲和秦怀道也随之而来。

“诸位哥哥,想要一起痛饮几杯,还得等到科举考试结束,到时候七弟在庄园里,好好招待诸位哥哥。”

“中,有你这句话,俺就放心了。”

“处亮,宝琪,你们都好好的考,考好了回府有赏,考不好回府也有赏,屁股上赏一百军棍!”

程处默和尉迟宝琳的话,让处亮和宝琪,纷纷菊花一紧。

毋庸置疑,这是他们各自的老爹,下达的最高指令。

众人来到贡院考场门前。

此时人山人海,可见,今年科举考生,比往年都要多上一些。

这里面,自然有李根发明印刷术和鹅毛笔的功劳。

正是因为如此,适龄少年读书的成本降低了许多。

“七弟,要不要再去压一把?”

看到众少年都贡院考场以后,程处默拉着李根的衣袖,手指去年那棵大树底下。

李根顺着处默的手指所向,知道又是那帮,开设赔率的世家子弟。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