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人弯下的脊背借力,自黑衣人身前翻腾而上,落至他身后,复又腾空而起,双手持剑,劈杀而下,血溅起来,穿透雾气,扑在她面门,眉间染血好似罗刹。

上前挑衅的刺客皆毙命,祝余收剑转身,捏起袖子擦了擦脸上的血,望向那为首之人:“也不过如此。”

黑衣人大骂一声,怒不可遏,持刀又上,护卫们纷纷上前,众人又战在一起,祝余一边杀人,一边时不时替身旁的护卫们接下杀招,对方人多,渐渐地她有些体力不济,剑法委顿下来。

此时有黑衣人钻了空子,持刀悄然逼近祝余身后,她察觉有异便要回头格挡,谁知先前那傻护卫飞身过来抱住她一推,就要替她挡刀,祝余暗骂一声,抓住护卫的肩膀,用力将两人身位换回,抬起剑抵挡近在眼前的刀锋,那人用了死力气,她被逼的往后退了两步,刀锋浅浅没入她的右肩,还未伤及内里,那黑衣人便被祝余一脚踹飞。

祝余松了一口气,抬手按住受伤的右肩,伤势不重,她这才回过头去看那傻护卫:“不要自寻死路,护好你自己。”

言罢又提剑入场,去救身陷囹圄的其他护卫。院中杀意弥漫,压过漫天的雾气,刀剑声不断,远远地传了出去,落进暗格里陆英的耳边。

她握着祝余给她的短刀,时刻不敢松懈,就怕有人来拉暗格的门。

月色昏暗,佛庵里一片寂静,陆英缩在佛像底下,四下漆黑,她看不见任何东西,只能一下一下去数自己的心跳,给自己打气。

她从小生活在后院,除了偶尔随父兄出行,很少有接触刀剑的机会,因着身子弱,家中也不让她多走动,怕她累着,而令仪,她像天生的剑客,机敏,灵巧,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冷静的心。

陆英心想,大概自己真的很容易成为太多人的累赘。

萧应淮是如此,令仪亦是如此。

她在萧应淮被追杀时救下他,与他朝夕相对,互定终身,谁知他伤好回京后便一直杳无音信,父兄为此震怒,斥他为负心薄幸之人。

她伤心欲绝,写下一封诀别书,寄往京中要与萧应淮一刀两断,却等来了册封太子妃的圣旨。

陆家门第低,父兄远在他乡,她独自上京入东宫,是令仪一直陪着她。此桩婚事并非她所愿,萧应淮也从未提及府中已有姬妾,他从未问过她是否愿意,便向陛下求来这旨意。

一个出身低微的太子妃,足以让他在朝中遭受非议,而她自己,也因此忍气吞声,在东宫苦苦熬着,这原本没什么,有令仪在,她们倚靠在一起,日子也能就这样过下去。

可他不该在她回家时逼走了令仪。

这些年在东宫搓磨,她早已心如死灰,令仪是她唯一想要保全之人,但萧应淮做不到,他总是有更多更重要的事,譬如朝局,譬如他的太子之位。

娶陆英,已是他此生做的最出格之事。

陆英在祝余走后的第一年便与萧应淮分房而住,此后一直闭门不见,萧应淮夜夜宿在书房,为了子嗣,偶尔会召幸其他姬妾,两人就这样相看两厌,陆英一直在等自己被休弃的一天。

但萧应淮没有,哪怕朝中再艰难,陆英也依旧是太子妃。

转机出现在陆英主动提出要替他假孕做饵时,萧应淮以为这是她在求和,因而并未拒绝。

而陆英在求死。

她在等一个能够光明正大死去的机会,不必再在宫里煎熬度日,被刺杀也好,自杀也罢。

可是令仪忽然回来了,陆英紧紧握着怀里的短刀,她的袖中原本也有一把刀,是想着这次没死成,用来自戕的。

令仪回来了,她得保护她。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