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是姑母为着她的婚事多加思虑,挑选的人多了些,一来二去的京城里就传出来言家嫡女克夫的流言蜚语。
甚至就连她去寺庙礼佛,马车受惊不慎落水的这件事,也被人编排成了爱慕武安侯多年惨遭拒绝,心灰意冷投河自尽的虚假故事。
言云衿将方才白竹的话重复了一遍:“明儿就是上元佳节了...”她突然心口跳的厉害,声音略有些颤抖的问出口:“当下可是咸宁三年,正月十四?”
看见白竹点头后,言云衿长舒了一口气。
她没有死,而是回到了五年前,她十八虚岁的那一年。
指尖不住的颤抖,想是老天爷听到了她的祈求,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让她回到了同谢延卿议亲的这一年。
想到这里言云衿坐起身,拉住白竹的手急切地问道:“白竹,你可知谢延卿现在何处?”
面前的人一脸疑惑,“奴婢...不认识什么谢延卿啊...”
言云衿意识回笼,猛地想起这会儿她姑母并没有给她另议亲事的打算,周围的人包括上一世的她在内也未曾注意过谢延卿。
“就是那个之前总跟着父亲来府里书房议事的,穿着素衣的年轻公子。”言云衿伸手指向头顶道:“这里别着一枚木质的发簪。”
白竹猛然想起的确是有这一号人物。因为穿的太过朴素,衣料连言府中的小厮身上的料子都不如,所以她还留心打量了一番。
那人听说名声不太好,至于怎么不好她也不太清楚。白竹她皱了皱眉,不明所以的问道:“姑娘说的是谢翰林吧,这会子他应该在翰林院当值吧,姑娘怎么突然提起他了......”
“快带我去见他!”
言云衿打断她,站起身急切地想往外头跑。
她听见身后人的惊呼声,可她无暇顾及,想见谢延卿的这个念头在她脑海中愈演愈烈,只有亲眼过去瞧见了她才能彻底安心。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上元
大周自开国时立下规矩,皇子公主需每日到文华殿读书,并由皇帝亲自从翰林院中挑选品行端正,学识过人的有能之才轮值做侍讲。
如今的皇帝尚且年轻,刚登基不久并无子嗣。文华殿众侍讲学士依旧教导的是尚且年少的先皇子嗣。
午时刚过,方敛从文华殿大门处进来,他站在廊下抖了抖身上的雪,从怀中将一直护在胸口的书卷拿出来,推开紧闭地殿门走了进去。
房间里坐着一个素衣青年,正坐在书案边批改着什么,见有人进来抬头微微笑着道:“这会儿外头雪大,怎么不多等一会儿再过来?”
方敛搓了搓冻僵的手道:“年年过节前都是承宥兄替我轮值,总不好一直麻烦你。”
谢延卿搁了笔,淡淡地开口:“无碍,我无亲人在京城,即便回去过节也是冷清,倒不如留在这里看看书还能欣赏上元夜的皇城夜景。”
方敛信步走到了宽大的书案后坐下,接过谢延卿递来的热茶,捧在手心里饮了一口。
“早上言阁老那边递来话,说今年的皇上的意思是日后詹事府的职位由翰林学士兼任,承宥兄,这是个难得的好差事若是能被选中,想来日后俸禄也会跟着涨一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