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衿同翰林院的谢延卿婚事已定,过聘之人不受本家祸难牵连,你们今后无论是惹下多大的灾祸,都与她无关,以后这种话不必再提。”

“是、是……”何光中连忙点头道。

何光中点点头犹豫着又说:“那言阁老的事......”

太后看向何光中,说:“此事不可操之过急……你回去,派人通知钦天监,借着云衿和谢学士挑选婚期的机会,让他也好好的为岭北联姻之事上一道折子。”

何光中细细思索一阵后,顿然醒悟说:“臣谨遵太后娘娘懿旨。”

第42章 同行

自龙舟宴回来以后, 言云衿就一直心神不宁,隐隐约约间总觉得朝中风向不对,像是有大事要发生。

今日起的早, 言云衿梳洗后行至窗边, 见外头暖阳艳艳,碧穹湛湛,正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这样好的天气一向适合有情人在携手同行, 欣赏风景。

她越是这样想着, 心里便越发想见一见谢延卿。

言云衿算着时间, 想约莫快到了他下课的时候去内书堂见见他。

反正都是定亲的人了,即便被人遇见了也不怕被笑话。

这样想着,言云衿吩咐宫人去准备糕点,她在屋内不停的掐算着时间。

她捧着糕点盒子欢欢喜喜地的赶到内书堂门前时,正遇见在院中给花草浇水的启明。

从启明口中得知, 谢延卿在结束今日份的授课后便被门外等候的司礼监随堂太监叫走了,说是皇帝召见。自昨日端午龙舟宴时皇帝为他们二人赐了婚以后, 她还没有再见到谢延卿。

算着时间,皇帝也是下了早朝之后才派人来召谢延卿, 言云衿心里不免有些不安,她怕皇帝因为自己姑母的事为难于谢延卿,更怕谢延卿又临时反悔, 又做出什么出人意料的举动。

她心神不宁的沿着宫道晃悠着,不知怎么的居然晃到御书房的大门前。

言云衿站在门前的牌匾下,隐隐有些心虚, 若是这会儿御书房内有人出来, 看见她一动不动的站在门前必然会浮想联翩。

想到这里, 她连忙转身欲趁着四下无人溜走。

可刚一回头, 就听见身后有人叫她,

"言姑娘。"

祝英上前几步行礼道:"言姑娘安好,姑娘可是在此等候谢大人的?"

言云衿颇有些尴尬地点头,笑了笑说:"我……我来给他送点东西。"

祝英清亮的目光从她手上的食盒扫过,开口夸奖道:"姑娘和谢大人情投意合,当真是一对羡煞旁人的神仙眷侣。"

言云衿颔首应道:"祝厂臣可知陛下因何事唤谢延卿过来?"

话一说出口她便已经后悔了,先说朝政之事不易她随意过问,再者,皇帝传唤朝中官员问话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她摆摆手连忙补充道:"不是……我的意思是……"

"陛下今日召谢大人前来是有一些关于翰林院的政务要询问。"祝英顿了顿,又说:"还有是想了解一下小王爷和诸位公主近来课业的学习情况。"

言云衿脸上的笑在听见他后半段话时一点点凝固下来,祝

英察觉她神色变化,连忙放轻了语气说:"言姑娘不必忧心,陛下一向重视手足之情,且小王爷进文华殿学习这件事本就是陛下点头许可的,如今王爷进步飞快,谢大人功不可没,想必陛下心里也是高兴的。"

言云衿稳住心神,微笑着说:"厂臣一向会宽慰人,和您说话总是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