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冷笑一声,迎了上去,两人你来我往,斗了数十回合。穆桂英武艺高强,渐渐占据了上风,她看准那主将的一个破绽,一刀砍去,那主将躲闪不及,被砍中手臂,兵器掉落。穆桂英用刀指着他道:“还不投降?”那主将见大势已去,无奈地丢下武器,跪地投降。
随着这座城池被攻破,其他几路宋军也相继传来捷报,此次主动出击大获全胜,敌军的防线被彻底打乱,元气大伤,往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再大规模进犯边境了。
边境的百姓得知宋军大捷,纷纷涌上街头,载歌载舞,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安宁。一位老者拉着穆桂英的手,激动地说:“穆将军啊,您就是我们的大恩人,是我们的守护神呐,多亏了您,我们才能过上太平日子呀。”
穆桂英笑着回应道:“老人家,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只要大家能安稳生活,我做的这些就都值了。”
在这之后,边境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和平时期。穆桂英没有放松警惕,依旧督促着将士们每日操练,同时也开始着手改善边境百姓的生活。
她组织士兵们帮助百姓修缮房屋、开垦农田,还从京城请来了一些工匠,教百姓们制作一些手工艺品,以便能拿去集市上售卖,增加收入。
有一回,穆桂英在巡视农田时,遇到一位农妇正为庄稼的收成发愁,原来是最近地里闹虫害,庄稼都快被吃光了。穆桂英赶忙找来懂农事的士兵,一起查看情况,然后派人去城里买了些驱虫的草药,撒在农田里,还教百姓们一些防治虫害的方法。
那农妇感激涕零地说:“穆将军,您真是太贴心了,连我们庄稼的事儿都这么上心,您就跟我们的亲人一样啊。”
穆桂英笑着说:“大家都是大宋的子民,我守护边境,可不只是为了打仗,也是为了让大家能过上好日子呀。”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远在京城的朝廷内部出现了一些动荡,有奸臣向皇帝进谗言,说边境的宋军如今势力过大,恐有谋反之心,建议削减边境的兵力和物资供应。
皇帝听信了谗言,下旨削减了不少拨给边境的物资,还调走了一部分兵力。穆桂英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她深知边境的安稳来之不易,一旦兵力和物资不足,敌军若是得知消息再次来犯,那后果不堪设想。
她决定亲自进京面圣,向皇帝说明情况。来到京城后,穆桂英求见皇帝,在大殿之上,她恳切地说:“陛下,边境如今虽暂得安宁,但敌军依旧虎视眈眈,若此时削减兵力和物资,无异于自毁长城啊,还望陛下收回成命,以保边境安稳。”
那进谗言的奸臣却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穆将军,你莫不是在边境待久了,舍不得手中的兵权吧,朝廷养着那么多军队,耗费巨大,如今边境无事,自然要削减些开支。”
穆桂英瞪了那奸臣一眼,怒道:“大人,你可知道边境的安稳是多少将士用鲜血换来的?一旦敌军再次来袭,没有足够的兵力和物资,我们拿什么去保卫家国?你这是拿边境百姓的安危当儿戏啊!”
皇帝见两人争执起来,面露犹豫之色,说道:“穆将军,朕也有朕的难处,朝廷如今财政紧张,这也是无奈之举啊。”
穆桂英扑通一声跪下,言辞恳切地说:“陛下,臣愿以性命担保,边境宋军绝无谋反之心,只求陛下能以大局为重,恢复对边境的支持,臣等定当肝脑涂地,报效朝廷。”
皇帝见穆桂英如此忠心,心中也有些动摇,说道:“此事朕再考虑考虑,你先退下吧。”
穆桂英无奈,只得退下。她知道,要想改变皇帝的想法,还得想别的办法。于是,她开始四处拜访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