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后,李阳带领刘备的军队悄然接近孙权的防线,借助事先安排好的游击战术,迅速突破了孙权防线的一部分。孙权虽然在江东有强大的地理优势,但李阳的高明战术让孙权措手不及。
“李阳将军真乃神机妙算。”刘备在得知李阳大获全胜后,欣喜若狂,“此次攻势,不仅让我们扩大了地盘,也为蜀汉的声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胜利的背后,李阳深知,三国的局势远未稳定。孙权虽然被击败,但曹操的魏国依旧强大,随时可能借机南下。李阳开始着手为蜀汉的未来制定更加长远的战略计划。
李阳开始亲自参与刘备与各方势力的谈判,商讨如何与曹操建立一定的联盟关系。尽管刘备一直保持着与曹操的敌对态度,但李阳认为,若能与魏国达成某种程度的合作,能够让蜀汉避免与两方势力同时开战,从而确保自身的独立。
“曹操的魏国虽强,但也并非无法接触。”李阳在与刘备及谋士们的商讨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通过与曹操的外交使节沟通,暂时实现战略平衡。”
诸葛亮对李阳的想法表示支持,他认为李阳的建议虽然激进,但却能为蜀汉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刘备则微微皱眉,犹豫片刻后说道:“李阳,你的策略有道理,但你要明白,与曹操的接触,必然让我们付出代价。你认为,我们能承受得住这种代价吗?”
李阳沉思片刻,坚定地答道:“父王,曹操虽然强大,但他并非不可战胜。与曹操的接触,不仅仅是为了暂时的和平,更是为了未来能够掌握主动权。在乱世之中,得时而谋,得势而动,才能最终取得真正的胜利。”
刘备听后点头:“既然如此,我们便按李阳的策略行事,但务必谨慎,不可轻易暴露我们的真实意图。”
李阳成功地引导刘备采取了更加灵活的外交策略,为蜀汉赢得了短暂的和平时期,并为未来的战争做好了充分准备。然而,李阳知道,这只是三国争斗中的一场小胜,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荆棘。
“在这个时代,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李阳心中暗道,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李阳在刘备军中的地位愈发稳固,不仅在军事上屡次取得胜利,连诸葛亮也对他的才干深感佩服。然而,随着刘备的势力逐渐壮大,朝堂上的派系斗争也变得愈加复杂。刘备虽是名将,却并非铁腕政治家,而李阳渐渐发现,自己不得不在这一片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游走,才能确保蜀汉的未来。
刘备虽然信任李阳,但对于李阳的权力越来越强大,朝中不少大臣开始产生了疑虑。尤其是一些原本忠于刘备的老将,如关羽和张飞,他们对李阳的成长心存警惕。
“李阳虽有智谋,但他毕竟是外来之人,若他过多干预政务,恐怕会影响我等的地位。”关羽在一次私下的谈话中对张飞说道。
张飞眉头紧皱,愤愤道:“关将军,你说得对。李阳虽然能打胜仗,但他对我们这些老将的尊重,似乎并不够。”
关羽深知张飞的性格,但他也明白,李阳确实有不可忽视的军事才能。“我并非不信任李阳,但我们必须小心,他虽然是刘备身边的重臣,但若他太过依赖外界的支持,势必会威胁到蜀汉的根基。”
张飞沉默了一会,终于点了点头。“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必须找机会稳住自己的地位。”
李阳并未听到关羽和张飞的私下谈话,但他意识到,朝中开始出现对他不信任的迹象。他的聪明才智为蜀汉赢得了战争,却也让他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来自内部的质疑。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