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讲起来就复杂了,当年太宗皇帝的太子早逝,无奈太宗皇帝只能传位于太孙。

太孙登位称文帝,文帝继位后手段远不及他爷爷,行事优柔寡断,心肠软弱。遂给了旁人可趁之机。

就在文帝登位的第三年,晋昶王赵复谋反,一路从燕山郡打到京城,将文帝赶下皇帝宝座自己称帝。

明白了吗,当初的晋昶王赵复就是现在的当今。”

唐昭整个都愣住了。

这个情节她听着怎么那么耳熟?

再一想,她一个激灵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明成祖朱棣和建文帝的故事吗?

历史上有名的故事,其后因为建文帝朱允炆的消失,更添了几分扑朔迷离,因此还衍生出不少解密故事,纷纷猜测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是去哪儿了。

因为一点,许多不了解历史的人,都对这段历史相当的熟悉。

想到这个,她不自觉就把大楚的这个文帝套成了建文帝,问到:

“文帝被推翻了,最后去哪儿了?”

“去哪儿?能去哪儿,当然是被皇帝给……”

周到用手在脖子上划了一下。

“死了?”

“不然你以为赵環还能好好的活着。”

周到说,

“传言说,文帝在晋昶王攻入皇宫前把年仅六岁的赵環秘密送去了禹州。

等晋昶王拿下皇宫后,文帝与晋昶王交易,愿以玉玺皇位和他的命,换儿子一条命。

毕竟是血缘亲人,也不知是晋昶王心软了,还是心虚了。

总之最后他答应了,然后文帝写下罪己诏退位,自缢身亡。

晋昶王登基为帝后,封六岁的赵環为慎安王,圈禁禹州,永不得出。”

讲到这,周到挠了挠头,接着说,

“之前赵環一直都在禹州,听说整日跟群书混在一起,文采倒是不错,可就是放浪形骸行为古怪,有些狂傲。

听闻他曾夜宿青楼,第二日身穿寝衣光着脚披头散发的从楼里出来,大摇大摆地穿过禹州最热闹的街回家。

以前我也以为这不过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生,没想到……

啧,不简单呢,蒙骗世人这么久,还能神不知鬼不觉地从禹州出来,跟奚家人扛上抢藏宝图。

这分明是要从皇帝手里抢回皇位啊。”

信息量太大,唐昭听后有些难以消化。她目光不由地看向了远处守在火边,等着出盐的袁书生,不对,应该是赵環,心绪复杂。

这人你要说他是心机深沉,诡计多端这没问题,但你要说他做错了,好像也没错。

自己的爹死了,其余自己的东西还被仇人抢了,隐忍多年只为报仇,大约是个人都会这么做。

可这件事把旁人卷进来了,就不那么美了。

就如周到所说,赵環被人认出了身份,为了防止他的谋划泄露,还有不让这么多年的蛰伏功亏一篑,他就一定会对所有人下死手。

很有可能,出万木山的那日就是他们所有人的死期。

大事不妙啊!

唐昭心思转了几个道,接着发现,这个关键还是在那张藏宝图上。

所以她有周到问:“藏宝图又是怎么回事?是文帝留给赵環的?”

“怎么可能?”

周到想也没想地否认,

“文帝纵使给他留下复位的宝藏,也不可能放到万木山来。”

唐昭问:“那这里的宝藏是谁放的?”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