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令贵人先行生下十公主,再到嘉妃的十四公主,以及最后舒嫔生下来的十五公主。
个孩子抱出来的时候,满堂又是一阵寂静无声,皇太后这次有了经验,是再也不凑这个热闹了,而乾隆,就算是早早做了心理准备,都奈何不住上天是一点希望都不给他,直接就将十二个女儿送给他了。
魏婧薇心想这系统的药丸还是挺有意思的,帝俊之妻常羲是同时生下十二个月亮的,这宫里的妃子就算做不到同时生下这么多孩子,但却是能做到每每生下孩子时都是赶在同一天,还是接连胎。
真是有意思极了。
不过现在宫里的妃子已经不像从前一样对公主的存在感到十分失望了,在后宫妃子都只能生下公主的情形下,这生公主和生阿哥还真是没什么区别,能开怀的人还是能当上妃位。
因而今儿这个妃子生产一事,失望的人估计只有皇上一人,公主的生母早就抱着孩子欢欢喜喜等待着晋位的圣旨了――
待位公主满月后,舒嫔叶赫那拉氏被晋为舒妃,令贵人魏氏被晋为令嫔,嘉妃由于是宫里生下孩子最多的妃子,尽管这妃位看着是做到上限了,可其家族也被皇上抬出汉军包衣旗了,现在是正儿八经的旗人了。
而在这一年里,慧妃高氏悄无声息没了性命,皇后知道后淡淡道了一句,“倒是便宜她了。”就将人匆匆下葬,不给皇上半刻犹豫的时间。
皇上知道后只是感叹了一声伊人已不再了,没有再理会高氏的身后事了。
这位在原主前世记忆里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一直占着无上皇宠的高氏,终究是没有再重现前世的风光了。
魏婧薇心里莫名松了一口气,可能那是对前世发展的释然吧。
在慧妃的葬礼过去后,永璋的福晋西林觉罗氏生下了一个阿哥,为皇上的第二个孙子,永璜毕竟成婚早,早早就得了嫡长子绵德,只是在那之后府邸只生下了两个格格,没有再得阿哥,因而就算是永璋迟迟得了阿哥,这孩子还是能在皇上面前提上名号的。
皇上大喜之极,甭管他生下多少公主,只要永璋还能生下阿哥,他就不算太遗憾了,永璋没有生养的那几年,他一直担心的很,如今是终于能放下一颗心了。
孩子被皇上起名为绵懿,懿为美好之意,古来有“君子以懿文德”的话语流传于世,皇上对绵懿的期望可见一斑了,这是同为大阿哥嫡长子出身的绵德所不能比的。
而永璋也没有辜负君王的期待,出入朝廷间极为进退得宜,像极了皇上心里期盼的君臣父子共事一幕,因而更为宠爱永璋了。
皇上这人说来容易理解,可也极难理解,喜欢的人或物能一下子宠上天,可不喜的东西连看都不想看,魏婧薇从来没想让永璋全然信任皇上,也没想过让永璋与皇上的父子情更深一筹,谁知道皇上哪天不会任由自己的性子将永璋的皇位断绝了,转而立大阿哥为太子。
她从来都不质疑这一点,原主身上的遭遇不就是这样吗?皇上喜欢时能一直将原主的地位身份抬的极高,可一旦不喜欢了,就收回曾经给予过的恩宠,无论是将原主的那拉氏一族拨回镶蓝旗的旗人身份,还是将原主阿玛的爵位收回……
她在看到原主记忆时,一度怀疑起原主记忆里对妃嫔分位极大方的皇上是否被人冒认了,不然怎么可能偏偏就对原主那般苛待,也就是在那时起,她才真切认识到皇上骨子里的人性浅薄。
有些道理就是不讲道理,唯有摸透了帝王的心思,不抱半分感情,这后宫的路才能走得顺畅。
……
永璋的嫡长子出生了,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