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越软软地看他,语气冷酷:“你用不着。”
不过软稻而已,培育五十年总培育得出来,刘越有这个信心。
刘长:“……也是。”
刘长猛然生出一股紧迫感,一回到淮南国,便询问国相软稻的种植。
淮南国相长须翘起:“大王有所不知,淮南百姓确以稻为主食,却都是硬稻,不知这软稻从何而来?”
刘长:“…………??”
淮南王抱头的一幕,刘越没有亲眼看见,他在为生辰后的出游做准备。
母后同他提起,周游列国的辟阳侯审食其已经逛完大汉的国土,即将从梁地回归,很大概率能遇见。为此,刘越有些小期待,据说辟阳侯终日贪财,终被财啄了眼,一天学他微服的时候,被一个彪悍至极的女商设计,孩子都生了!
审食其面色铁青,实在受不住女商的缠,可不能不要孩子,只好求太后做主。
吕雉忍着笑,在奏章上写了一个准。准此子入侯府,往后举荐、入仕,不受商户制约。
要知道立国以来,汉律规定商贾子孙无法入仕当官!虽然有特例,但辟阳侯能和别家一样吗?那女商连外妇都算不上。
一石激起千层浪,吕雉同臣下感慨:“还是辟阳侯最懂哀家。先帝在时大力抑商,故‘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先帝策英明,仍有改进之处。要抑商,却可以适当通融,众卿以为如何?”
太后这话传出去,辟阳侯迅速成为长安的传奇。
连专注打工的吕禄都听说了,何况刘越?只不过版本不一样,吕禄听说的是长安富商争先恐后想送女儿入辟阳侯府,或者来个偶遇;刘越听说的是长安商人不约而同给辟阳侯立了个牌,得空就拜拜……
刘越不禁肃然起敬,辟阳侯这是牺牲小我,成全大家。
过段时间出游,就多带一串铜钱好了,当做辟阳侯的安慰钱。
……
不知不觉间,梁王殿下的生辰越来越近。
皇后嫁进宫以来,与皇帝谈不上琴瑟和谐,倒也相敬如宾,不知从哪流传出来的小道消息,说每每陛下驾临,皇后都亲自端水端膳,可见其用心。
即便刘盈是自个亲生,太后还是唤来吕英,提了一提:“这些事情让奴婢做就好,何必累着自己?”
吕英笑道:“母后,儿媳不累。您与陛下辛劳更甚于我,儿媳不过举手而已。”
吕雉见此也不再劝。
她交给吕英的宫务,吕英都完成得无可指摘,椒房殿秩序井然,大长秋还在她耳边称赞过。又过了几日,吕英捧着一件外裳过来,不好意思道:“这本是越儿的衣裳,只不过针脚尚为粗糙……母后不要嫌弃,当个垫桌布也好。”
吕英做这些,倒也不是投太后所好。任谁真心与梁王相处,都会忍不住疼爱几分,她作为表姐,又是长嫂,天然带有关怀越儿的责任,只不过自己实在不擅长针线。做坏了三匹布,才做出这么个玩意,吕英臊得慌!
吕雉接过,扑哧一声笑了:“哀家得让越儿领你的情。”
她怎会不知吕英喜爱刀剑,软鞭舞起来不输男儿,针线这块确实为难。又说了一会话,吕雉温和道:“你也知道越儿生辰将近,哀家把宴席交由你练手,如何?”
吕英抬首,眼底浮现惊喜。
她也不做推辞,大大方方地应下:“诺。”
等到九月来临,炎热气息逐渐散去,满心火热期盼陛下亲政的朝臣如兜头泼了盆凉水。离陛下立后已有两月了,原以为陛下成婚,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