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讲起他从少府“怪人”那儿,见到两块圆圆的大石头,它们合在一块,其上雕刻出细细的水渠,用力一转,竟是能够将重物磨成粉末,如同一个齿轮般。

苏缓灵光乍现,觉得此物实乃天赐,若是加以改进,用途可以多种多样!

恰好听见有百姓在田垄抱怨,小麦剥壳太不方便了,他便思索起来,麦与壳到底能不能用石磨分离?

与此同时,剥了壳的麦,又可不可以用来磨粉呢?

他心里存了事,需要农家传人陈买的理论支持。

陈买沉稳地答应下来,等办完手中的事,迅速与苏缓凑到了一块。见他们“不务正业”,从农户手中讨来麦种,便直冲少府造物坊,长辈们摇了摇头,笑着随他们去了。

第172章

曲逆侯世子陈买入宫觐见之时, 刘越正在听取桃侯的阶段性汇报。

皇帝陛下发觉自己还是低估了娱乐匮乏的西汉时期,简易版话剧的魅力与影响力。不论公卿大夫还是百姓庶民,基本上没有不爱看《袁侯传》的, 御史大夫嘴上不说, 下衙之后却偷偷地观赏了五六遍!

郅都有一回撞见, 入宫便向天子禀报, 刘越喝着的蜜水喷了出来。

皇帝陛下圆脸抹了抹, 心说好, 周昌又一个黑历史, 他记下了。

今日轮到桃侯进宫,只因第二出剧目即将亮相, 同时, 《袁侯传》剧组在长安的巡演也快结束了。据小道消息, 陛下有意《袁侯传》出长安进关中,为此, 关中各县的狗脑子都快打了出来。

桃侯不但精通八卦,还是个揣摩上意的人精, 自从察觉到天子对于话剧的重视, 他脚步声风, 吃嘛嘛香, 项目抓得那叫一个尽心竭力。

第二出剧目的剧本, 桃侯亲自打磨不说,还腆着脸上门取材,向居于长安的将军进行采访。

将军们大多数都卖他的面子, 谁叫他是天子太后眼前的红人呢。

若说《袁侯传》的主题是反贪,那么即将上演的《远行记》,主题便是四个字, 坚贞爱国。

《远行记》讲述了一个大汉使臣远赴匈奴,一不小心卷入战乱,被毫无信义的匈奴单于扣押;单于诱之以钱财,嫁之以公主,使臣却是傲然不屈,为汉守节二十年,最终成功回国的故事。

天知道桃侯作为主笔人,都被这个故事感动哭了。他望着陛下指定他加的那一幕戏——白发苍苍的使臣,面庞爬满了皱纹,他持着光秃秃的符节,一脚深一脚浅地往南走,嘴里喃喃念叨着两个字“归国”,泪水不由自主,从胖乎乎的脸上流了下来。

“归国,归国……”主演们更是哭得不能自已,又是震撼又是钦佩又是怨恨,怨匈奴毫无礼义廉耻,恨不能冲进剧本把扣押使臣的单于一刀捅穿!

剧目还没上演,便造成了如此轰动,桃侯已然能够预料到上演后的盛况,走路更有劲儿了。

有彻侯鄙夷他,觉得他丝毫不顾身份与庶民混在一块,私底下嗤笑道:“吾耻与为伍。”

桃侯听了,哼一声不以为意,以为谁都能因为八卦脱颖而出,得到陛下的重用么?

他们的鄙夷,殊不知是嫉妒,桃侯自认心宽体胖,不同他们计较。

他喜滋滋地捧着一杯奶茶,恭敬地与皇帝问答,很快,曲逆侯世子的到来,打破了桃侯独有的“恩宠”。

刘越的目光,立马从桃侯身上拔了出来,语气很甜地唤了一声:“陈卿。”

桃侯整个人酸溜溜的,又不敢显露出来,谁叫来人是长安最有为的彻侯二代之一。拼爹拼不过,本身的官职不如,农家董安国收了个好弟子,实-->>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