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陆止,你这书看得这般快,看得进去吗?”

“看得进去。”陆知杭一怔,颔首道。

“你这一目十行的,记得住?”魏琪不信邪,他这一个月就隐隐记得对方的记性极好,但也不可能一页纸过目就翻的地步,怕是细看的功夫也无。

“可要我默读《稷传》?”陆知杭合上手中的书籍,笑问。

稷传乃是前任山长所写,除了这藏书楼,别处绝无仅有,更何谈提前接触,真要能从入学至今通篇背下来,哪怕是每日用闲暇时间,也很了不起了。

“这书不是孤本吗?我记得今日拿去外边曝晒了,我哪来的书对照。”魏琪耸了耸肩,末了又怀疑道:“你不会是提前知道,才说要背稷传吧?”

“拿去曝晒了?”陆知杭闻言一愣,这才回想起来时,藏书楼外确实在露天的地方放了几十本书卷。

陆知杭正要换本书,方才还春光明媚的苍穹骤然乌云密布,不给人一丝喘息的机会,哗啦啦的大雨立马倾盆而下。

“……”陆知杭沉默。

“这雨下得真突然。”魏琪摸了摸鼻子,讪讪道。

陆昭想了想,试探性的问道:“公子,外边是不是还晒着书啊?”

闻言,几人一愣,连忙起身往藏书楼外跑去,远远的就看见几道身穿儒衫,在连绵不绝的大雨中奔波的身影,浑然不顾自己被淋湿的衣裳,死死护住怀中湿润的书籍。

陆知杭几人未曾多想,也小跑着跟几人一起抱住摊开的书籍往藏书楼里去,来回几趟,才把今日放在外头曝晒的众多书本尽数放回。

只是看着摊开在桌案上的书册,不仅陆知杭等人面色不好,几个掌管藏书楼的中年男子更是悔恨交加。

“今日多谢各位学子相助。”藏书楼的掌书勉强道了声谢,看着那些被雨淋湿,笔墨晕开的书卷,心仿佛在滴血。

晏国的掌书一律称呼主管藏书之人,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哪怕是普天之下的学子都向往的翰林院也有这一职,不过那档次与掌管县学藏书楼的掌书相较,就是云泥之别了。

几人谈话间,藏书楼外的倾盆大雨不仅没停,反而还越下越大了。

“天有不测风云,谁能想到今日这风和日丽的天气,能骤然下这么大雨呢,掌书大人莫要自责了。”魏琪见那掌书萎靡不振的模样,安慰道。

“这些书籍该有手抄本才是,掌书大人缘何如此惆怅?”严天和不解道。

诚然污损了几十本书卷这事不小,但只要届时让人重新抄录一本就罢了,专门用于雕刻印刷的空白书册价格便宜,虽说这几十本书里也有不少是孤本,书院只准许用人力手抄,但书院最不缺的就是学子,许些好处,有的是人愿意来干苦力。

“天和有所不知,其他书籍倒也算了,可这《稷传》独此一本,手抄本前些日子出了些意外,已是烧掉了,还未重新抄录,就出了这事,叫我如何与山长交代。”那掌书认识严天和,就没多隐瞒,说着说着,就差掩面而泣了。

陆知杭闻言怔了怔,思来想去还是出列道:“掌书大人莫急,若不弃,不如就由学生代为抄录这稷传吧!”

陆知杭话音未落,藏书楼内的几人视线全部落在他身上,有质疑、有惊喜,也有不屑。

魏琪悄悄拉了拉陆知杭的衣角,凑近小声耳语道:“陆止,你可不要失心疯了,这稷传全书足有三万字!”

“此话当真?”掌书大人也没料到有人会不知天高地厚,说要代为抄录,想到此前几人好心帮忙一起收书的举动,担忧对方没听清,他又沉声重复道:“这书已没有手抄本可以参照,你要是想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