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到时便能尝尝了。”张氏莞尔一笑,不曾想自己这个一心向学的儿子竟难得有馋的时候。

陆知杭连连应是,魂却是跑到一边了,他想了想,说道:“我见书中有言及凉脂的做法,想自己试试。”

“这……读书人怎能近庖厨呢?”张氏闻言,有些犹豫。

“整日只会之乎者也,没一番实干,这书岂不是白读了,将来若是有幸及第登科,若只能口上说文章,怎能得圣上的心呢?”陆知杭这话也就是拿来搪塞张氏的。

“知杭说得在理,可做凉脂与这又有何干?”张氏想了想,仍是觉得让他近庖厨不妥。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娘,你便先去里屋休憩,我自有分寸。”陆知杭嘴角虽带着笑意,语气却不容抗拒。他何尝想将自己的时间浪费在赚钱上,若是穿成个世家公子,大可如张氏的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陆知杭无意在君子是否该远庖厨上与张氏争论,现在他满心满眼的是怎么在这个陌生的时代将豆腐制作出来。

记忆中豆腐制作的工艺简单,需要的本金也不多,院中正巧有一盘石磨,加之从女主那几经易手得来的一贯钱,买些模具棉布和大豆,还有剩余的。

豆腐制作过程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也不过是点浆,陆知杭大致回忆了一下流程,在庖房翻找了会才找到一袋大豆,看着还算新鲜,一眼望去也挑不出几颗劣质豆。

陆知杭回到屋中,砚台上的墨迹还未干,重新研磨几下,手持毛笔在竹纸上绘制起了压豆腐的模具来,豆腐模具是一个用木块拼接成的正方形凹槽,做起来也算简单。

他隐约记着陆家往东三百米处有位姓刘的木匠,找他做一个模具费不了多少工夫。

原身还是个总角稚童时就和亲爹陆学林到过刘木匠家打了张黑漆红木雕花桌案,正是他现在用的那张,七八年时光荏苒,那桌案的黑漆都不曾缺漏,除了陆学林爱护之余,刘木匠的手艺也是让其保存完好的原因之一。

陆知杭整理了一番仪容,携着画好的图纸刚迈出陆家的门槛,就敏锐的感知到有一道若有似无的视线在自己脸上停留,顺着目光望去,只见一身着玫红色布衣的少女娇怯地扑闪着长睫,脸上羞红一片,却仍是固执地盯着他瞧。

“你……找我?”陆知杭确定自己不认识面前的女子,猜测不到她的来意,不由纳闷道。

女子听到陆知杭与自己搭话,忙拍了拍衣角,从陆家门前的大树迈着碎步走到他跟前一臂的距离,将手中提着的竹篮递到陆知杭胸前,绵软着声音道:“这是我娘给你的,陆书生……”

“你娘?”陆知杭一歪头,想了会,脑中闪过一个红着眼眶说要给他拿鸡蛋补身子的妇人。恍然大悟的陆知杭当然不好意思接这份礼,还不待他拒绝,小姑娘就放下竹篮,捂着脸跑了,步履如飞,哪有一开始走过来的娴静。

愣在原地的陆知杭盯着地上这一篮子鸡蛋,迟疑片刻,只得捡起来放回庖房,若不是撒谎得来的,白得一篮子鸡蛋他心里未尝不高兴。

暂且将这小意外放之脑后,陆知杭依着记忆中模糊的路线来到刘木匠家。许是做手艺的,刘木匠家比之村中其他务农的邻里要规整不少,看得出来温饱之余还能有些闲钱玩乐。

“请问此处可是刘木匠家?”刘家大门未关,但陆知杭处于礼貌还是敲了几声。

听到敲门声,正在做工的少年丢下手中攥紧的木料,火急火燎地跑到门口,边跑边喊道:“公子需要打些什么物件?”

“我这有图纸,烦请刘木匠打个凹槽即可。”陆知杭慢条斯理的从怀中掏出准备好的竹纸,朝着少年笑吟吟道。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