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朕的小女儿们,字就是写的很好看,孝心就是能到孝感动天的地步。
康熙心中的小人叉着腰,理直气壮。
接下来的贺礼,康熙反应寻常。好似亢奋的情绪,都在太皇太后那一茶盖声中, 被全部打散。
这不怪康熙。
年年收到的都是些差不多的贺礼,贵重是贵重, 看腻了也是真腻了。
这时候,训只能飞的漂亮大公鸡,寓意凤凰飞天,都比一尊玉雕像,来的更让康熙感兴趣。
阮酒酒的贺礼,在嫔妃送的贺寿礼中,最后呈上。
那是一个小木罐子,尺寸不大,单手就能捧住。外形看起来十分朴素。
康熙信任的看向阮酒酒,他相信,这个小木罐子,必定内有乾坤。
即使只是个普通的木罐子,他也能将它夸出花来。
看看,这就是人心啊。
喜欢的人,哪怕是从地上捡个石子作为礼物,都是心意深重,时刻想着他。
不在心上的人,送礼便是定有所求,随大流敷衍至极。
阮酒酒是被偏爱的那个人,她自然说不出康熙半分不好。
“嫔妾恭贺皇上圣寿无疆,祝大清国运昌隆。千门万户乐升平,四海一家同欢乐。”阮酒酒起身恭贺道。
康熙眉开眼笑:“德贵妃字字句句,皆说出朕之所期盼。朕平生所愿,大清江山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人人有笑颜。”
“皇上是圣明君主,您之所愿,朝廷大臣们与天下百姓,皆前赴后继全力为您实现。”阮酒酒道。
“嫔妾亦是皇上治下的百姓之一,愿为皇上尽绵薄之力。木罐子之中,装的是从江南快马送来的今年稻种。嫔妾与族兄不负圣意,从琼州的三季稻中挑选优质稻种,在云南南部种植成功三季稻。同时,在广西南部的试验田,也成功种植三季稻。”阮酒酒道。
“什么?三季稻在云南和广西试验成功了?”康熙震惊的当场站起来。
他的声音微微发颤,在场的王公大臣们,亦双手紧握,眼睛瞪大着,死死盯着阮酒酒。
得益于阮酒酒一直的好名声,和年年不间断的在民间施善,没有人认为三季稻在新地区试验种成,是阮酒酒为了功劳而胡说。
最多是外人蒙骗了一心为民,忠君爱国的德贵妃娘娘。
阮酒酒微微一笑,眼神坚定确认的看向康熙。
康熙平息下自己的激动,他道:“德贵妃,你继续说。”
“由于三季稻对气候要求较高,需要冬夏温差不大,雨水丰富的地方,暂时只能在岭南一带种植。”阮酒酒道。
“岭南一带,土地极广,尽够了。”坐席之下,有大臣按耐不住,小声接话道。
清朝时的岭南一带,包含海南、香港、广西、云南省东部、福建省西南部部分地区,可谓是地域辽阔。
“因此,嫔妾与族兄还派人尝试在江南区域,试种双季稻,也得以成功。”
“国之强盛,离不开百姓人口的数量增加。粮食是养育人口的重中之重。嫔妾知道皇上一直忧心粮食储备,并重视稻种的培育。今得以筛选培育出优种,并研究出适宜三季稻、双季稻的种植地区,特在万寿节献给皇上,以贺皇上生辰之喜。”
“由于族兄仍在云南试验田地中,盯着今年三季稻的长势,不能赶回京城。研究内容和数据,族兄请嫔妾代为整理书写成册,请皇上阅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