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行安问:“可以告诉我么?”
苏绾绾往后退了一步,差点踩到自己的裙摆。
她目光挪开,说道:“听闻郁翰林温文尔雅,待谁都是这样古道热肠。”
“不是。”郁行安说,“我从未古道热肠地对待其他人。”
苏绾绾感觉脸颊发烫,她觉得今天的日头好大,她忽然不愿继续问了。
她点点头,说道:“我知晓了。我要走了,侍女还在前头等我。”
郁行安让开了路。
苏绾绾的脚步有些急促,当她转过木槿花树时,脚步逐渐慢下来,恢复成往日的端庄模样。
郁行安凝望她的背影,手指拂过方才的木槿花瓣。
……
夏苗结束之后,圣人回到阆都。
苏绾绾这才知道,原来那几声虎啸,是有人故意放了老虎进去,意图刺杀圣人。
圣人自然没有出事,那人被严加审讯,吐出一个“崔”字,就暴毙身亡。崔宏舟因此受了牵连。
与此同时,蓠州刺史上书,说发了水患。
举朝震惊。
因为蓠州曾经年年水患,但百里嫊曾去蓠州治水,那堤坝若是照常维护,可保蓠州千年百年。
除非蓠州堤坝像阆东渠一样年久失修。
圣人暗自后悔没有听取郁行安的建议,此时只好拨款赈灾,又遣工部勘查。
下了几十场秋雨,一个难民千里跋涉来到阆都,敲醒登闻鼓,说圣人虽已拨了钱款,但那些粮食没有一粒发到他们手中。,
民无以食,十室九空。
圣人惊怒,思来想去,给郁行安加封一个钦差,遣他去查。
此时工部佘尚书又来进言,说蓠州水患非百里嫊治理不可。
“你们工部无人了么?”圣人道。
佘尚书的腰弯得更低:“工部有人,只是微臣窃以为,此事可彰显圣人仁厚。”
圣人沉默,半晌后召百里嫊进宫。
……
苏绾绾从肖家回去之后,对父亲苏太保说:“圣人命老师去蓠州治水,我欲同行。”
苏太保呷一口茶:“你只是一个小娘子,不得去做这样的事。”
苏绾绾据理力争一番,苏太保还是没答应,去了平康坊。苏敬禾和郭夫人安慰她一番,送她回了听竹轩。
苏敬禾走在路上,踢飞一个小石子:“有时候我真是觉得不公平!”
他身边只跟着一个提灯笼的小厮。小厮笑道:“郎君这是怎么了?怎么如此生气?”
苏敬禾走了十几步,才回应道:“我从小就觉得不公平。”
小时候,在苏绾绾尚未出生之前,阿娘、大姊都对他疼爱有加,时时赞他聪明。
他背书比别人更快一些,记得比别人更牢一些,写的诗词比别人更好一些。
他洋洋自得,也觉得自己聪明。
后来苏绾绾出生了。
和苏绾绾相比,他的聪明忽然变得像是一个玩笑。
她出生没几个月就学会说话,五岁那年,夫子才讲了数,她就自行领悟了方田的问题。
八岁那年,她读了《后汉书》,闹着要买地动仪。阿娘和大姊竟顺从她的心意,不知从何处给她弄来了一个。
之后,她一边翻算经,一边把地动仪拆来拆去,有一天她忽然说,这个地动仪应该是复原得不够完全,不能感知到地动。
所有人都大为惊奇,他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