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忭的皇位摇摇欲坠,他用酷吏镇压了反对的声音,但西南道节度使开始举兵造反,说要为先帝雪耻报仇。

苏绾绾坐在秋千上握著书卷,听见院落的高墙外,传来几个人说话的声音。

“郁家二郎真是才高八斗,这是我见过气势最酣畅的檄文。”

“那是自然,连我家小儿都朗朗上口,我问他为何这回背书这么快,他说这檄文声文并茂,荡气回肠,可不背得快记得牢吗?”

苏绾绾从秋千上站起,回了屋内,他们的谈话声越来越远,直至不可听闻。

岭南很少下雪,也少有绿萼梅。苏绾绾布置着自己的书房,乞巧节将书卷拿到外头去晒。

她不再晒腹中藏书,但她脑中学识与日俱增。她初步算出了日蚀的规律,百里嫊鼓励她将其编纂成书。“你已可以著书了。”百里嫊这样道。

苏绾绾认真地写书,上元节那天夜晚,她荡着秋千,看见墙外连绵不尽的灯火,她眨了一下眼睛,心想,也许再也不会看见有人那么快地猜灯谜了。

她想起自己走得那么仓促,早已丢掉了道别的勇气,而他说无所惧怕,因为他惧怕之物,世上并不存在。

苏绾绾看了一晚上的灯火,回了自己的厢房。这天晚上她睡不着,于是让侍女端了雄黄酒上来。

她啜了半盏雄黄酒,很快就醉了,睡得很熟,梦中没有色彩,也没有任何人的影子。

第二日醒来头有些痛,但她爱上了饮酒,酒量一日日变好,逐渐变得和寻常人一样。

那几日她一边饮酒,一边写书,时时想起郁行安。

等她发现自己的走神,低头去看时,才发现自己一个数字也没有算错。

真好,回忆起他的时候,不会算错,也不会半日读不进书了。

岭南的冬日又到了,她推开窗,风扑到她的脸上。

她想起那日长亭外,她拿着一枝芍药等他,尚未说完口中的话,他就已经随着宦者离开。

冷风吹到她身上,冬日的阳光洒下来,却仍冷得刺骨。她喝下一口酒,终于垂下眼眸。

“再见,郁行安。”她对着空气说。

就当她做了一场没有结果的梦。

第49章 圣旨

苏绾绾来到岭南的第二年冬,岁暮天寒,苏敬禾千里迢迢寻到她的住所,对她说,司马忭表现出迎娶她为皇后的意愿。

“父亲命你回去成亲,扶枝,你想回去吗?”苏敬禾问。

“不想。”苏绾绾平静地凝望窗外秋千。

苏敬禾便走了,说想办法为她转圜此事。

“扶枝,你放心。”苏敬禾临走前道,“阿兄记得阿娘的嘱托,会永远照顾你、爱护你,不会让你嫁给不想嫁之人。”

然而,苏敬禾还没传来成事的消息,一个宦者就带着大批军官,围住了百里嫊家的宅院。

“小娘子。”宦者站在院外,恭敬道,“圣人遣奴至此,迎您回阆都。”

苏绾绾并不想回去。她觉得这个宦者就是尾随苏敬禾寻到这里的。

她没有出宅院,宦者也没有让人撞开院门。两方僵持着,有一天,苏绾绾听见肖大郎在窗下对小厮道:“这可如何是好,院中虽有水井,但官兵拦着,不让咱们出门买菜买药,母亲的病还需用药呢。”

苏绾绾闭了一下眼睛,搁下笔,出了书房。侍女跟上她,她停在院门口,让侍女开门。

院门缓缓推开,她看见了一眼望不到头的官兵,一个面白无须的宦者,一大批佩戴郁家家徽的私兵,然后,是郁行安。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