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的语气说:“我想问你, 关于迁都的问题。”

迁都。

齐滺的目光也瞬间正经起来。

迁都洛阳, 梁昏帝萧楫舟登基以来做的第一件大事, 正式拉开了萧楫舟亲政的序幕,也埋下了大梁二世而亡伏笔。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所有的史学家都对梁昏帝迁都洛阳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 认为这项行为是大梁建立以大梁为中心的东亚秩序的开端,是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显示出自己的实力。

就像是齐滺在看遍文献后得出的结论:梁昏帝做的每一项决定都是对的, 只是无数个对的决定凑在了一起,就变成了错。

简而言之, 迁都洛阳是必行的事件,齐滺没有理由阻挡。

齐滺对萧楫舟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肯定:“我知道,这件事势在必行。”

“大梁内部如今势力三分, 关陇贵族仗着和梁景帝相同的六镇贵族出身,加之祖祖辈辈的百年积蓄,已经威胁到了皇权。再不处理, 他们迟早会反叛。”

皇帝轮流做, 明年到我家——这就是梁景帝萧百川以臣代君建立大梁的后果。

当年西齐还在之时, 关陇贵族集团由八柱国、十二将军组成,梁景帝萧百川出身十二将军,他的妻子慕容须蜜多则出身八柱国。

后来梁景帝萧百川借着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其他关陇贵族多不服他,曾屡屡反叛。即便多番的反叛都被萧百川平定,但终究将“皇帝可反”这个概念传入到每个关陇贵族的心中。

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反叛大梁的人,就是老太师阿鹿桓衡奇的长孙,出身关陇贵族集团的阿鹿桓念玄。

“而当年把持东燕的关东贵族,也并不服你。”

当年六镇贵族反叛北郑,五镇东去建立东燕,唯平川一镇西行,在长安一带建立西齐。故而在西齐东燕分治北方的时代,都是东燕压着西齐打。

谁知有朝一日风水轮流转,被压着打西齐出了一个萧百川,在取西齐而代之之后,竟然硬生生打得东燕毫无还手之力,不得不俯首称臣。

称臣之辱还未散去,面对垂垂老矣的萧百川,关东贵族早忘了被萧百川支配的恐惧。更何况,如今大梁掌权的,是萧楫舟这个才刚刚二十岁的、还要被太后垂帘听政的新帝。

史书上甚至有过记载,当关东贵族叛乱的时候,著名的《讨萧楫舟檄》中曾用“听母之言”来细数萧楫舟的罪状,甚至称萧楫舟为“食乳婴孩”。

北方把持军权的武将不服萧楫舟,南方原本属于南楚的一堆士子也不服萧楫舟。

“江南士子更认为你不配做皇帝。”

对于南方士族来说,他们从小学习孔孟儒道,尊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将天地人伦认为是头等大事。

可萧楫舟皇位的来历并不光彩——他是在自己的兄长、雍明太子萧桧舟因为巫蛊被废之后,才成为太子的。更有传言说,梁景帝晚年发现了雍明太子萧桧舟是无辜的,起了恢复雍明太子萧桧舟太子之位的想法。

也因此,萧楫舟的身上一直蒙着“杀父弑兄”的阴影,为江南士子所诟病。

种种debuff加持之下,萧楫舟在登基初年恐怕过的甚是艰难。也是因此,他急需做出一件能够证明他自己能力的大事,才能让四海归心,用最和平的方式建立威信、收拢皇权。

而没有什么比迁都更能和平地达成这个目的了。

齐滺:“我明白,迁都是必行的事,我不会反对。”

听了齐滺的肯定,萧楫舟的眉头微微一松。明明神态的变化并不大-->>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