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滺反问:“那仓中之粮呢?”
大梁自梁景帝起, 便开始大索貌阅、推行新制, 使得洛阳、上党等五个大仓粮食满到无处可装。
海平六年,起义军攻陷上党,首领开上党仓振济百姓,都被上党仓里的粮食震惊到合不拢嘴。上党仓一座粮仓,就让整个并州并冀州西部、幽州南部等百万生民几年之内不愁吃穿。
若非关中一地道路不通,大量的粮食运不进来,萧楫舟也不至于在海平三年带领百姓前往洛阳就食。
然而这一举动却也说明了两件事——
第一,关中这个多山多水少田地、在大梁并不算富裕的地方,储备的粮食也够一千五百万百姓维持将近两年。
第二,洛阳仓足以承担的下突然出现的一千多万百姓的口粮。
如此数量的粮食,怎么可能撑不起一座洛阳宫?
更何况,“我与陛下商议过,原洛阳城选址不好,打算从头修建一座城池。那么,原本洛阳城的一些东西就可以拆了,拿过来用。”
这个方法萧楫舟的父亲、梁景帝萧百川也用过,现在的大兴城很多东西就是从西齐的长安城拆了送过来的。
虞朝建立后,又将国都定在了大兴,只不过将城池的名字从“大兴”改成了“长安”。而后来的“长安城”太庙倒塌,一查之下才发现,原来太庙的柱子还是几百年前北郑时期砍伐的树木,早就腐朽的不能用了。
当然,齐滺不打算建立豆腐渣工程。只是现在的洛阳宫还是东燕刚刚翻修过的,很多木料刚伐不久,扔了太可惜。
腐朽到不能用的东西还是扔了爽快,但还能用的东西确实不能浪费。好好的千里沃土,能保护还是尽量保护,别千年之后只剩下黄沙。
——哦,这么看,之后还要草拟一份计划,要在修建宫殿的同时,尽量保护水土。
齐滺心里的建议一条条地闪过,口中也一条条地说了出来。只是这一次,比起之前他为洛阳宫布局提出的建议,他得到的却不是卢念雪惊叹般的一声“国士”,而是卢念雪不解的目光。
“你确定?”卢念雪满是不解,“给力役补贴,还要保护……水土?”
“水土”一次让卢念雪念得奇奇怪怪,这个年逾五旬的天下名士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新奇的词,甚至都有些无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卢念雪甚至觉得自己和齐滺之间必有一个人疯了:“不伐木,如何建造宫殿与城墙?”
想要建造宫殿,不伐木是不可能的。齐滺自己都没有把握,如果将冶铁的方式传播出去,以大梁现在的技术,能不能炼出能够支撑一座宫殿的钢筋,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弄不好要死人的事,齐滺可不敢随意瞎说担责任,因此齐滺说道:“我没有说不能伐木,这是说除了作为宫殿支撑不可或缺的木料之外,能用砖瓦代替的,就不用木料。”
卢念雪沉思一瞬,低低地仿佛自言自语:“砖瓦,又要不少钱呢。”
齐滺:“……”
你们大梁的官员少贪一点,建造十座洛阳宫的钱都出来了。
但这么得罪人的话齐滺可不敢说,齐滺只是说:“我有办法炼制出成本更低廉、工艺更简单的砖瓦来,卢台阁不用担心。”
卢念雪却依旧愁眉不展,他心中的担忧一条条地说出口,从亿万生民说到不甚富裕的国库,再到满朝各怀心思文武百官,内心的担忧仿佛都要溢了出来。
最终齐滺没了办法,只能冲着萧楫舟使了个眼色。接到齐滺眼色的时候,萧楫舟还沉浸在齐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