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桑一脸的真诚,齐滺只能胃疼地接受了这项赞美。他用一脸胃疼的表情问:“所以,尊贵的宾就大人,你把我请来究竟是为了什么事?如果没事话,可以让我回家吃饭吗?”

尊贵的宾就大人笑眯眯地说:“不可以。”

齐滺:“……”

董桑:“我的格桑花,我觉得你应该清楚,你现在对我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齐滺表情扭曲,“道理我都懂,但是能不能不要用这么羞耻的称呼。”

我的格桑花?

救命!

齐滺羞耻得恨不得当场晕过去,董桑却一脸无所谓地说:“你们中原男人事真多,虚假伪善,竟然连实话都不愿意听。”

齐滺:“……”

董桑却突然改了语气:“格桑花,请你好好地待在这里,准备和我的大婚。不要试图逃跑,否则后果你不会想知道的。”

齐滺连连点头:“你放心,这深山老林我往哪里跑……不是,等等,你说什么?”

脑子反应慢了半拍的齐滺终于反应过来董桑的前半句话都说了什么——

“大、大婚?”

董桑伸出食指,染着大红蔻丹的指甲轻轻地落在齐滺的唇上:“我美丽的格桑花,你要老老实实的哦。”

然后,在齐滺一脸震惊的表情中,董桑摇曳着离开,只剩下齐滺一个人坐在床上目瞪狗呆。

“哈哈哈哈,我们足智多谋的小齐大人也有这一天?”

穿着白色衣袍的青年书生走了进来。他身姿挺拔,宛如林间翠竹,恰是与齐滺有过一面之缘的梨花村的教书先生,崔澈。

然而齐滺此刻却不受他糊弄:“崔澈先生?崔泽先生?不知哪个名字是阁下的真名?”

崔泽施施然道:“崔泽是我本名,阿澈是小名。小齐大人若不嫌弃,唤我阿澈也可。”

齐滺简单粗暴:“我嫌弃。”

崔泽:“……”

崔泽坐在齐滺身旁,不满地说:“小齐大人怎么把气撒到我身上?迁怒之行可不是君子所为。”

齐滺:“那我是小人。”

崔泽:“……”

齐滺仿佛吃了枪/药,崔泽平白挨骂却也不恼,反而像是一点都不生气一样,继续用那样优哉游哉的语气说:“小齐大人,我们做笔交易,如何?”

话说得清清淡淡,仿佛他说的不过是今天天气真好。

然而齐滺:“《大梁律》禁止官员经商。”

主打一个油盐不进,崔泽都要气笑了:“小齐大人不听听在下准备说什么?”

齐滺:“你还能说什么?不过是何维卖了你,你现在卖了董桑而已。”

说到这里,齐滺反而逐渐来了兴致,问:“山坳里的八千叛军,都是当年雍明太子的东宫十率?”

崔泽歪了歪头,像是在思索他究竟要不要回答齐滺这个问题。好一会儿,他才点头道:“没错,你们找不到消息的东宫十率都在这里了。”

齐滺又问:“你原来打的主意,是不是通过煽动羁縻州县叛乱,引诱十六禁卫离开京师?”

大梁采取的兵制是从秦时出现的一种兵制,即除了抵御外敌的边防守军之外,各郡县都只留存少量的兵马用作维系治安,其他的大部分的兵马则养在国都,由天子调遣。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地方叛乱。地方没有兵,就没办法造反;即便有人造反,大军也可以及时从京师出发平叛。

但万事都有两面性,这样的做法也会产生弊端,那就是大梁上下三百七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