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的那一批女孩子能够拥有这样的机会。

可是总归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的。

祝翾的妹妹祝英赶上了元新八年的这一年女学择选,却也止步在了扬州这一步。

祝英虽然考不上应天的女学,但是她想要尝试考别的女学,可是总是要花钱的,所以家里都不太同意。

祝英就写信给祝翾说了她的想法,祝翾手里有多余的钱,就写信告诉家里人倘若祝英想要上学费用她来负担。

可是她如此说了,家里反应依旧平平,毕竟祝英到底没有露出祝翾这样的天赋来。

家里还是觉得祝英走女子最折中的那条路最稳当。

家里不让祝英继续去上学也不是因为没钱,这几年祝家家境变好了很多,已经成了当地小地主了,真要去送祝英上学的钱不至于没有,只是总觉得不划算罢了。

扬州收费最便宜的那个女学是教医术的,里面教书的都是宫里退下来的女医。

祝英就很想考那个女医学校,但是学医的时间门比祝翾的那个女学更长,还没有朝廷的背书保证,虽然说出师了可以当个女大夫糊口谋生,可是这也是祝家人认知以外的路。

祝翾很想为祝英争取,但是她到底不在家里,这让祝翾觉得苦恼。

她想,等我有机会回家了,又有钱帮助祝英,总会帮到祝英的。

前提是祝英短时间门内不要轻易认命。

于是她给妹妹写信,告诉她:你一定要坚持住自己想要的,我一定会帮你的。

祝翾手头有钱一是因为她上学领的各项助学银米,还有她岁考成绩优异,也有朝廷的奖励银钱拿。

二是她的文采越来越出众惊艳,天然赤心的文名越来越见长,入学的这几年又是她写诗作文的高峰期,她满腔文采倾泻而出,在游学悟道的路上诞生了一系列的佳作,每一篇都在文坛里有了痕迹。

于是祝翾凭着她的文采就有了润笔费挣,她又有一手好字,通过外课师兄们认识了不少想要她写字作文的人,学里不反对她出去给人润笔挣钱,只是有一定限制。

在这个限制内,祝翾好歹也挣了不小的一笔润笔费,这是祝翾第一次通过自己身上的才华挣到的钱。

她一开始下意识想和以前一样把自己的钱往家里寄让家人分享她的钱获得更好的物质条件,但是明弥却拦住了她。

明弥告诉她:“你的钱寄回去了就不是你的钱了。”

祝翾其实在明弥这个更了解人性的女孩面前就像一张白纸一样,祝翾善良也知道一些世故,但是她不会把人想太坏,也太无私,明弥心里一直想保护祝翾,就忍不住教她:“你把钱寄回去了,这笔钱就是你的父母管了。”

“我们家管钱的是我大父大母。”祝翾告诉明弥。

明弥顺着她的话继续说:“那就是你大父大母管了,钱这个东西就是谁在管就是谁的,你没有支配权的钱就不是你的钱。”

“我干嘛要支配那么多钱?我在这里够吃够用的,不缺吃穿,但是我兄弟姐妹们过得都没有我好,我既然有钱寄回去也是花他们身上的,我只是想我家人生活能够更好。”祝翾确实没有什么较大的物欲,她又确实很爱她的家人。

这点在自以为更自私的明弥眼里也不好,祝翾没有较多的物欲就意味着她不能清晰知道具体什么应该捏在手里。

于是明弥更加苦口婆心地告诉她:“不是不许你把钱花在你家里人身上,而是你的钱必须要你来支配。”

祝翾好像有点明白了,明弥继续说:“你的钱给了你大父大母,你觉得他们更会把你的钱花给谁?”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