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椿桂坊过得也算有滋有味,何荔君打小就聪明,因为父亲先是秀才后来成了小官吏,家里从来不缺书。

何苹君没上全过学不怎么识字,但是何荔君很小的时候就对父亲的书本感兴趣,何父无聊之际就在家里给何荔君启蒙,然后等到六岁,何荔君去县城里的蒙学上学,一上学她一直就是最厉害的那一批,巷子里的左邻右舍都说何荔君是“小才女”。

一直上到前年何荔君蒙学结束了,何荔君就继续待家里,但是她的父母不再允许叫她把重心放在念书上了,一直让她学刺绣。

可何荔君苏绣一事上不开窍,但是没书念了,就硬着头皮坐家里学,何师傅收的两个女徒弟就管她叫师妹。

学了没到两年的刺绣,何荔君听说了女学的事情,就心痒痒了,想去考,但是家里大人都不太同意,都觉得何荔君挺会做梦,除了何荔不太认识字的姐姐何苹君。

何苹君就一直帮妹妹争取,要何荔君去考试,家里不支持她就拿卖花的钱供何荔君念书,何苹君特意翻出她的私房钱给妹妹看,说:“荔君你就去考,要花什么钱问我要,我供你。”

何荔君只能告诉姐姐,念这个书其实不花钱,父母只是觉得她到了不该为念书操心的年纪了,毕竟她离开蒙学已经快两年了,家里念书的中心变成了刚上蒙学的弟弟何蒲君。

最后父母也没很反对,反正第一个考试就是在县城礼房考,就隔椿桂坊两条街的距离,何荔君自己腿着去考就行了,不用花任何心思。

但是也没什么支持,大家反应都淡淡的,何荔君报名送考都是与姐姐何苹君一起的。

等到出来了成绩,何荔君还没来得及去看,她阿娘收的女徒弟已经去看过了,跑过来祝贺何荔君:“荔君师妹,你真不愧是咱们坊里的小才女,那么多女娃娃,你考了第二名呢!”

何荔君心里知道自己一定会考上,但是她没想到她会是第二名。

她所在的蒙学是县城里的蒙学,一般来说就是宁海县最好的蒙学,下面那些镇上的蒙学师资什么的都不如她念的那个,她之前一直是蒙学里的第一。

大户那些提前启蒙的女孩,她也不觉得自己比人家差,因为她启蒙也早,会说话起就会读书写字。

“第一名是谁?”何荔君很想知道到底是谁超过了她。

两个师姐互相对视了一眼,露出了迷惘的神情,一个说:“我看到你的名字就回来了,没看第一是谁。”

另一个说:“我看了,但是她名字我不会念,就叫祝什么,祝羽?”

一听到姓祝,何荔君就想到了坐自己考场对面的那个号舍的女孩祝翾,她每一场都提前交卷,而且交完卷子在外面遇到她都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何荔君记得祝翾说她是从青阳镇跑过来赴考的。

何荔君就跑去看榜,等看到第一名的名字,果然是祝翾,就是那个青阳镇来的乡下女孩。

何荔君为此感到惊讶,她记得祝翾说她是入了蒙学才开始识字认字,如今才不到九岁,比自己还小两岁,考试的那些题对才开蒙三年的乡下女童来说是有些难度的,因为她们很多四书五经都没来得及通读一遍。

如果祝翾说的是真的,何荔君心想,那她真的是好厉害的一个女孩子。

……

祝翾考第一的消息传来,孙老太也吓了一跳,她知道祝翾念书厉害,但是没想到祝翾这么厉害,当时就怀疑自己听错了,问:“祝翾那么小一娃娃,考了全县第一?”

祝明看过榜回来,心里很为自己出色的女儿自豪,他很骄傲地说:“可不是?咱们萱姐儿厉害着呢,全县第一!”

“全县第-->>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