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肃王”二字时,沈兰宜的动作一滞。
她突然反问:“方姑娘可知,我为什么确信是肃王所为吗?”
不等方雪蚕回答,沈兰宜垂下眼帘,盯着她被方雪蚕当成救命稻草般攥在手心里的手,轻声道:“我已经不做姑娘了,出阁已有好几年。”
方雪蚕没懂她的意思,略为诧异地看着她。
既而,她听见沈兰宜一字一顿地道:“我的丈夫……姓谭。我曾经窥见,他与肃王往来的书信。”
——
是夜,月朗风清,沈兰宜漫无目的地在山头间转悠。
裴疏玉只留了句没头没尾的吩咐,也不说在何时、何地等她。
不过回到鹿鸣山后,沈兰宜的心彻底安定了下来,一时间也不觉得等候难熬,她在泛着凉意的夜风里清醒着头脑,一件一件捋着手头上的事情。
“谁叫你在这儿等的?”
熟悉的嗓音传来,沈兰宜猛地回头,便见裴疏玉站在不远处,背后是屋舍未熄灭的灯火,腰间挎着长剑。
“殿下。”她眨眨眼,视线下移:“你的剑上,都凝了寒露了。”
何止是剑,裴疏玉的护手、金属的带扣上也都是露水。
她本人倒不以为意,信手掸了掸身上的寒气,朝沈兰宜走近,“没头苍蝇似的,打什么转?”
沈兰宜以为裴疏玉自个儿忘了,忙道:“不是殿下同我说,今晚有事相商吗?”
“在你住处等着,本王回了自然找你,出来吃什么冷风?”裴疏玉话音淡淡,听不出什么情绪,也没继续寒暄,只问:“今日之事,怎么说?”
见裴疏玉往回走,沈兰宜忙跟上她,一边道:“已经将方姑娘安置下了,她倒是同我说了一些事。”
裴疏玉没接话,示意她往下说。
沈兰宜道:“肃王囚她,为的是探查故太子流落在外的子嗣。老太傅与孙女亲厚,他疑心方姑娘会知道线索。”
“肃王么,一贯是这样的人品。”裴疏玉的话说得波澜不惊,语气却是十足的嘲讽:“他爱做皇帝的刀,做这些阴私狠毒的事情来搏皇帝青眼。”
裴疏玉脚步未停,她走路很快,沈兰宜得小跑才追得上。
沈兰宜边追,边觑着她的神色,道:“除此之外……方姑娘还说,肃王囚她时,用的是殿下你的名号。”
裴疏玉的眉梢一挑,随即意味深长地问道:“那她可信了?”
沈兰宜诚实回答:“我瞧着,是信了七八成的。”
“不错。本王做这样的事情,确实很合理。”裴疏玉勾起锋利的唇角,玩味地笑了笑:“残害忠良,得位不正,有什么比这个更适合成为捅破这天下的借口?”
沈兰宜略吃了一吓,不过她已经习惯裴疏玉忽然间不加遮掩的狂放言论了,闻言,只抿了抿唇,问道:“殿下所说要事,便是指这一件吗?”
十几步路的功夫,裴疏玉在这山上的住处已经近在眼前。
她自然地推开门,侧身引沈兰宜进来。
沈兰宜踟蹰着,不知该不该进,一见屋舍内空空荡荡,除却床榻和长几,便只有两把交杌,没什么私隐的东西,也就进了。
“是。你只是想救人,剩下的事情,不必插手了。”裴疏玉招招手,示意沈兰宜坐下。
沈兰宜坐定,问道:“殿下的意思是,也想用方姑娘的身份做文章?”
“送上门的理由,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