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注目,而让贤妃如此安排的始作俑者又是谁,皇上等客人走后就下令彻查,很快就掌握了事情的脉络始末。原来万贤飞,王淑妃都有份参与。

李怡曾经在佛寺中避难。所以让京城中重修佛寺报答佛门,多建出的佛寺,需要更多佛经藏书,李怡便命自己的两个妃子为佛寺抄写佛经千卷,代替他为太后祈福。

上次的那两个刺客被马元贽带走之后暂且关押起来,等多吉王子走了之后,才闹出大动静。京中很多官员一夜之间被下了大狱,并且全家都被抓起来。李怡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呼天抢地之声不绝于耳,怨声载道。

是马元贽借着抓刺客同伙,搜索武宗皇帝余党的借口,大肆排除异己,杀害朝廷大臣。

李怡怀疑那两个刺客根本就是马元贽无中生有安排的,“这样下去不行,对朕对国家忠心耿耿的忠臣良将被马元贽大肆屠杀,而且他又以朕之名抓捕屠杀官员,现在有好多各地送来的奏章,问朕究竟为何要大开杀戒?”

金玲说道:“那天下人岂不是误会皇上是昏君。”

李怡说:“这正是他想要达到的目的,要朕放任他。朕真的心如刀绞。朕不能再坐以待毙下去了。”

高显扬神色一凛:“皇上有何打算?”

李怡说:“朕打算派高侍卫你即日出宫!”本来因为马大将军所掌握的重兵,李怡是打算徐徐图之,让朝中大臣看到他励精图治,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君主,从而离开马元贽的阵营,向正确的方向靠拢,兵不刃血解决朝中的奸臣毒瘤。可是现在看来,他之前的对策还是太过柔和,对方未必会给他这个时间了,所以一定要抓紧时间主动出击。

“朕起草一份名册,上面记录着各地归附于朕的将领,你出宫去找陇西将军班一虎,让他视情况联络各地将领。切记!这份名册千万不能落到敌人手中,否则不止这数百将军会遭遇不测,就连他们的家人、宗族都可能受到毁灭。这份名册,牵连上万人的性命。”

高显扬回答道:“请皇上放心,就算要我的性命,我也不会交出名册,属下定当誓死保护。”

于是,金玲磨墨铺纸,李怡将名册写出来,为君三年,这些可用之人的名字他早已烂熟于心。

李怡把名册交给高显阳,就要让他带出宫,临走之前,金玲总觉得有些不妥,开口道:“等等!”

二人诧异,李怡说道:“怎么了,你对显扬还有什么叮嘱?”

金玲说:“这名册事关重大,又是纸笔相传之物,如果被人拿去了,不仅是上万条的性命,还关乎到皇上的龙位,大唐的国运,所以不得不谨慎。”

“你有何想法?”

金玲说:“皇上,就算是急于联络将领也不急在这一时。不如就让高侍卫将名册背熟,等到用得到的时候,再将之默背出来,这样少了纸笔相传,也能更安心更保险一些。”

李怡想了想说道:“朕觉得此法可行,更稳妥,那就劳烦高侍卫你将这上百个名单背下来。”

高显扬也并非愚笨之人,名册虽然不像是通顺的语句那么有规律容易记,却也难不倒他,死记硬背也可记得住。他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彻底将之背了下来。李怡和金玲就在一旁相陪,然后将这名册置于炭盆中烧掉,天一亮,就要出宫去了。

刚好那么巧,在高显扬出宫的路上,被马元贽带人拦住,据说接到密报高显扬结党营私,要搜他的身。高显扬暗中心惊,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想到若是名册还在他身上的话,被马元贽拦住,后果将是不堪设想。马元贽自然是白忙一场什么都搜不到,他明知道皇上这时候派高显扬出宫不会简单,不过什么都没有搜到,万剑锋又在一旁力保无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