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说:“也不能那么说,宋王妃明知要看太子的礼服需经过贤妃允许,却这么明目张胆的违背,私下去看,理应受到处罚。”
皇上说:“既如此就还是由贤妃决定吧。”
平王和平王妃不由得面色紧绷,宋王妃则恰恰相反,很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贤妃之前只是摸不明白皇上对此是如何看法,而公主这一番话,皇上并没有提出异议,也就是说赞同公主所说的,宋王妃要看一眼太子妃的礼服无可厚非也就是不做追究,所以宋王妃犯的只是小过,那贤妃她自然知道该怎么处置了,“就罚宋王妃抄录女则二十遍,禁足宫中十日。”
皇上很欣赏太平处理这件事情的态度,他晚年登基,择选后世之君的确是迫在眉睫,既然只是在他的两个儿子当中选,将要立储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
太平对待两个皇子要争储君的态度可谓坦坦荡荡,而且在处置宋王妃一事上也是大事化小,并没有牵连到宋王。
这件事情传到朝堂,朝臣的反应不一,又掀起了立谁为太子的争论狂潮。
在此之前,立太子一件事上有支持宋王的,认为宋王名正言顺是皇上嫡长子。也有支持平王的,认为他平乱有功,能力卓绝,是治国之才。
宋王在武皇时期,李旦在位的时候,甚至被立为过太子,单就这一条,只要宋王有心,想重获太子之位并非不可能。
之前支持宋王的那些大臣,觉得宋王似乎不太热衷当太子,至少没和支持他的朝臣们建立牢不可破的连系。现在出了后宫宋王妃借阅太子妃服饰一事,在朝臣眼中,觉得宋王的态度是不是变了,会像平王一样开始积极争取起来。
所以支持宋王的那些大臣更积极起来。
李隆基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第204章 公主心计4
平王李隆基对如今朝堂中几乎对半开的支持率大感意外, 亲自前往宋往宫中试探情况。
也不怪乎他觉得意外。只因为刚刚平定韦后之乱的时候,李隆基崭露头角推自己父亲相王登基为皇。朝中几乎一大半的大臣都认定,这当今皇上只不过是给李隆基占着位子罢了。可是这才过去多久, 皇上的皇位刚刚坐定, 就已经有人忘了前情, 当真考虑起皇上两个截然不同的儿子了。
李隆基一向心有城府,他对皇位虎视眈眈, 志在必得。
这皇位是全天下至高无上的位子,当然人人想得, 以至变数太大了。
李隆基进来的时候看到宋王正在作画,画的是青山江畔一叶孤舟顺水而下,意境宁静淡泊,好似对与世无争有无限向往。
李隆基看了这画之后更加笃定自己要做的,对此次前来更有信心, “淡泊远山,宁静致远,好一幅日暮归舟图!”
李成器放下笔,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我太过专心,竟然都没发现三郎你进来。”
李隆基:“是三郎打扰了大哥的雅兴才是。”
李成器刚刚在作画,还在回味,“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一份作画时的悠然自得。”
李隆基:“不过大哥很快就会成为大唐的太子,很快就会登位为皇,为了大唐的将来,大哥你就要为大唐鞠躬尽瘁……恐怕很难再有这份悠闲。”
李成器正色道:“立储之事尚未定案,而我也从未奢望。”
李隆基理所当然的说:“大哥是嫡长子, 当然是名正言顺的太子。”
李成基制止他继续说下去,从书案前走出来说:“三郎, 一切都要由父皇决定,谁做储君如今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