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立刻就答应了,判了守备家退婚。

张家可以如愿以偿,另攀那知府小舅子的高枝。

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贪财的父母却生了一个有情有义的姑娘。张金哥儿一条腰带吊死了,守备家的公子听说后也跳河殉了情。

王熙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倾刻间就牵扯上了两条冤命。

这两条人命倒不会重要到关系到贾家兴亡的命运。

贾家的位置不对,立场不对,才让皇上铁了心要抄家,不会差这两个普通人命的罪名。

可是王夫人既然明知道,又何必造此冤孽。

她过后还会让人打听着那张家寻门路的消息。想来也不是谁都能让长安节度使欠人情的,没有贾家出面揽事,张家最后没寻成门路,这是后话了。

宝玉从铁槛寺回来之后,来回王夫人那天路祭的时候北静王找他说话的事。

北静王爷听说贾家有一个含玉而生的公子哥,立刻要叫过去见一见。

还拉着宝玉亲热的说了半天的话,还给了见面礼。

贾宝玉呈出北静王的见面礼——一串鹡鸰香串珠,宝玉说:“王爷说了,这香串珠还是前儿圣人赏的,他初次见我,身上没带什么表礼,所以就把这串香串珠作为赠礼了,如今儿子得了好东西,不敢独享,就送给太太吧。”

王夫人摇了摇头说:“这件东西你不应该送给任何人。”

贾宝玉早就猜到王夫人不会要他的东西,但是没想到王夫人会说谁都不能送。

贾宝玉:“这又是什么缘故?”

王夫人用修长手指点着他的脑门儿说:“合着你平时那么机灵都是装出来的,一遇到正经事儿反倒看不出门道来了。”

贾宝玉被说的一头雾水,心里想着,难道母亲的意思是北静王难得和他亲近,所以从北静王爷那里得的东西不能随意再给别人?

王夫人说:“你是读过书的,我问你鹡鸰是何物,寓意为何?”

贾宝玉说:“诗中有云: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后来就以鹡鸰比喻兄弟。”

贾宝玉这样说完更觉得北静王不仅风度翩翩,还礼贤下士,不以王位而自居,送了他如此寓意的香串珠,他若再随意送人的确不妥。

便跟王夫人说,他已经意识到自己这么做不对了。

其实,他明知道王夫人不会要他的东西,还说要送给母亲,只是为哄王夫人开心。

当然就算母亲要了,他也不会心疼。如果母亲不要,那他得了的好东西就打算留给林黛玉的。

不久之前这边得了消息,说林姑父在九月初三的时候殁了。

琏二哥哥正带着林妹妹送姑父的灵柩回家乡,之后就会回来,贾宝玉满心期待。

王夫人在心中骂了一声蠢才,面上还得循循善诱:“你怕是忘了这香串珠是谁送给北静王的。”

贾宝玉怔了一下,随即惊讶。

王夫人说:“圣人送了一串代表着兄弟情谊的香串珠给北静王爷,结果被他随手送了你,如果再从你这里随意的给人,这是多大的大不敬,别说是你一个小小的宝玉,我们贾家可都承受不起藐视皇恩之罪。”

王夫人觉得那个北静王很有点狂傲的意思,年龄不大,却早就传出了礼贤下士的名声。

名声之好,妥妥一个贤王。

而他不到二十,比宝玉也大不了几岁,就能做出什么让人这样盛赞的政绩了?

沽名钓誉还差不多。

据说他还大量结交海内外的能人义士,府上养的门客是贾政的不知道多少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