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和王熙凤的长女,长到现在连个名字都没有。并不是因为重男轻女就不重视她,巧姐儿在家里也是被父母捧在手心上的,只是怕早早的取了名字不好养活,现在正好来了这么个刘姥姥,才终于有了名字。

这天早上,刘姥姥来跟凤姐儿来辞行,凤姐儿带着她到贾母那里,后来又到王夫人的上房来告辞。

王夫人又嘱咐了她几句话,让她空了常来,便让平儿送她出来。

鸳鸯,平儿把刘姥姥送到大门口,平儿才拿出太太房里给包的100两银子,让她以后做点小本买卖,或者是置办几亩地,也不用总投亲靠友的了。

刘姥姥眨了眨泛着泪花的眼睛,念着阿弥陀佛。

老太太也让鸳鸯代替她送了刘姥姥不少东西,都是逛园子的时候承诺过的。

有花样特别好看的点心,有各色家常吃的丸药,还有许多老太太没穿过的新衣裳,装着金银锞子的荷包等等。

又有王熙凤送的,还有平儿,鸳鸯她们送的,满满的给装了一大车。

每样东西怎么用,适合做什么,两个丫头都耐心的给刘姥姥分说清楚,免得她回去了不会用。

刘姥姥听着鸳鸯和平儿一样一样的数东西,不知道念了多少声的佛,告了多少声的谢。

王熙凤给她雇好了车,让小子们帮她搬东西,刘姥姥什么都不用管,只要坐上车,到时候就给他送到家门口了。

刘姥姥千恩万谢的谢过老太太,太太,姑娘,奶奶们,这才抹着眼泪走了。

刘姥姥辞别王夫人的时候,黛玉正在王夫人那儿,见到她们说的也不是什么要紧的话,黛玉就没有回避。

等到刘姥姥告辞出来之后,黛玉才问王夫人,“舅母,这个姥姥是咱们家的什么亲戚?”

王夫人就跟她说了,并不算什么正经亲戚,只是板儿的祖父曾经因贪王家的权势,和王家连过宗,才论出的这一门亲戚。

之前还在京城的时候,王家也没少帮衬他们,只是到底是没落了,搬出京城,这些年也少了往来。

黛玉说:“我就说嘛,她看起来一点也不像舅母的娘家亲戚。”

王家自然是有不少亲戚的,逢年过节,也曾来过,王子腾的妻女,媳妇儿,侄媳妇儿等人不少。

林黛玉也是见过的。还有王熙凤的父母家人,哪个都是挺富贵的,和贾家不相上下。

这个姥姥和王家那一大家子显赫家族看起来就不像是一路人。

她在老太太面前的表现也让黛玉不喜欢。

在林黛玉看来,人穷没什么,安贫乐福也就是了。

可是穷人远道而来,就为了对比自己身份高的人殷勤谄媚,就是趋炎附势了。

刘姥姥的世俗圆滑,自然是与黛玉的清高孤傲形成鲜明对比的。

王夫人说:“这是她第二次来了,头一次来的时候还是去年入冬了,你当她为什么来?”

黛玉说:“为什么来,还不是来谄媚,打秋风。”

林黛玉有过目不忘之能,看过的账本子她都记得,这个刘姥姥去年来的时候,凤姐儿已经给了40两银子,这次她再来,林黛玉更是印象深刻。

王夫人说:“她家当时的确已经无米下锅了,而她的女儿和女婿——就是那个和我家联过宗的后生,仍然死要面子,也不肯开口来求到府上来,认为府上一定不会理会他们。

“是这个刘姥姥忍耻舍了老脸来到这儿,还要被门上的那些小厮管事的们为难奚落,才好容易进来。”

林黛玉说:“哦?这么说他们家真的艰难到了那种程度了,刘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