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忠顺王府的长官来过,虽然只是寥寥几语,却在贾政心中掀起狂涛巨浪。
忠顺亲王位居一等亲王,很得当今皇帝信任。
这位王府的内长官,一个太监,与他国公府的当家人说话都冷笑连连,显然忠顺王府对他们贾家没有半点好感。
忠顺王府的戏子在忠顺王和北静王之间摇摆不定,或者说已经投靠了北静王,不然怎会得了北静王的汗巾子。
而贾宝玉竟然牵连其中,在其中扮演了角色。
如果因为忠顺王索要蒋玉涵出了事,两个王府为了争一个戏子结了仇,便无人可以解救贾府,这简直就是祸及家族。
今天上午的时候刚发生了一件让贾政不快的事,之前家里来了客人,贾政叫人去叫宝玉,他就磨磨唧唧,过了好久才来,全程也毫无谈吐,没有给贾政争面子,让贾政很生气。
这涉及到贾家的教养和面子问题,就是护着孩子的贾母,也认为孩子淘气归淘气,但是在外人面前如果不给家人争脸面,失了礼仪,那是万不能原谅的。
贾政又想起宝玉明明充满灵性,全族子弟之中也没有他这个机灵劲儿。本来贾政对他寄予厚望,可是他偏偏不务正业,平时不爱读书,不识事体,如此顽劣,让他彻底失望。
而且现在祸越闯越大,如此下去,他这个做老子的也要兜不住了,还要祸及家族。
宝玉不但不为祖宗争光,反倒成了一个祸害。
送客回来之后,贾政越想越气,对这个儿子恨铁不成钢,还有他长久以来的不服管教,全汇聚到一堆儿了。
宝玉看到他爹的脸色就知不妙,想跑又不敢,果然贾政虎着脸下令叫关了院门儿,任何人不许往后边去报信,让人拿了板子,凳子,要痛揍宝玉!
王夫人是最先得到消息的,在她看来,宝玉也该打,是该适当的管教管教。
只是贾政总也掌握不好方法,这会儿打了,到时候惹得贾母哭诉,肯定适得其反,以后定是更不敢伸手管教,就这么揍一次有什么用?
贾政要么就平时不管,要管一次就要过火。
王夫人无奈,只得出来到前院儿。
贾政听着宝玉哀叫连连,打得正来劲,甚至夺过小厮手中的板子亲自动手,看到王夫人来了更来火,下手更重了,喝道:“是谁去通风报信?我不是说不准传到后院去吗?”
王夫人看到宝玉趴在凳子上,被他打的痛呼出声,冷汗直流。
贾政见太太来了,必然是来劝阻的,所以下手更重。
王夫人也心疼孩子,不忍地别过头。
换成以前那个,看到这情况就要急了,唯有跪求贾政,让他看在老夫老妻的面子上停手。
不过,这次,跪求是不可能跪求的。
王夫人干脆坐了下来,让小子们上两杯茶,等着贾政打累了的间隙说,“老爷你慢点儿,小心闪了腰,何况气大伤身,教训宝玉事小,若把你已经伤着了,那才事儿大。”
贾政一个文弱书生,上朝的几步路都要坐轿子,打几下就累得气喘呼呼了。
贾政本来气汹汹的,见到王夫人就以为她一定会来求情,谁知道她竟气定神闲的坐下,还有心思让人准备茶。
他的是怒气被这样一打岔,反倒有些接不上了,不由得停了手。
王夫人亲自拿起一盏茶说:“老爷你也来喝口茶压压火,休息一下。”
贾政意识到儿子还没教训完,把板子扔给小厮,让他们继续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