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两张报纸放在桌上,还是很显眼的。
“作者轧钢厂关蓓。”王霞将自己看到的内容一字一句念出来,“轧钢厂还有人和弟妹同名啊?”
关蓓的笑意微微僵硬,她实在是没能想到王霞能来这么一句。
“让我看看,让我看看。”方小草放下手中的馒头去拿报纸,但眼神却一直落在关蓓身上。
关蓓特意将报纸摆出来,其实就是有点炫耀的成分。
自己的文章上报纸,远比考试成绩获得第一更让关蓓有成就感和喜悦感,所以她希望大家都能知道。
但此时此刻,一家里无双眼睛都盯着她,关蓓难免有些不好意思。
“一些工作总结反思,想着写都写了,不如给报社投稿试试,没想到竟然都过了。”关蓓刻意压制住自己的嘴角,没让自己高兴得太显眼。
“关蓓我觉得你的文章比我们厂的宣传科干事写得好,你要是我们厂宣传科的就好了。”王霞看完后,由衷感叹。
王霞是车间工人,但每天都有半个小时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基本上都是听广播,看报纸还有看宣传科写的文章。
王霞觉得自己虽然不会写,但看得多了,也能比较出好坏,明显就是关蓓写得更有意思。
要是关蓓来她们厂做宣传干事,写的文章肯定也好看。
“借大嫂吉言。”关蓓这次没有谦虚,宣传科干事,是她理想中的岗位。
如果真的有机会去宣传科,关蓓肯定会立即答应。
有了省报和市报的宣传,关蓓一夜之间成了轧钢厂的名人。
就连上课的时候,学生的状态都不一样了,下课之后还有人主动找到关蓓,说自己也有一点扫盲心得说给关蓓,希望听过之后,能够将自己写进文章里。
关蓓来者不拒,这些都是她的素材,她当然不会拒绝。
课间休息的时间,同事再次给关蓓竖起大拇指,“你这个主意想得好,这样想走后门的就没办法了。”
两人共事讲课这几个月,不说关系有多好,但是至少在上课这方面,配合还算默契。
同事也不想突然再换一个人,到时候还要重新磨合。
而且能这个时候突然将别人换下来,自己顶上这个岗位,不用脑子想,后面一定有什么大关系,这种人惹不起,只能尽量躲着。
所以同事也不希望关蓓离开。
关蓓笑笑没解释这文章是自己知道消息前写的。
她确实将报纸上的文章当做自己无声的反击,这一点无可否认。
下班回家的路上,关蓓去供销社买了点心当做是给自己的奖励。
刚走出供销社,关蓓就看到孙大娘和一个有点眼生的大娘站在一起,正冲着关蓓招手。
“关老师,你最近还去村子里看亲戚吗?能不能帮忙换点东西?我这个朋友想要兔子肉。”孙大娘低声和关蓓嘀咕,“对方不是咱们这里人,喜欢是辣口的兔肉,而且给的也大方,关老师要是方便,不如就答应下来。”
“我帮着问问吧,要是能换,我就和您说一声。”关蓓帮班级里的学员捎东西,也不是白跑的,有辛苦费,但也就是意思意思,毕竟关蓓也不指望这个帮她赚大钱。
更多的就是赚一份人情。
“您帮着问问,要是合适咱们也能长期的。”老太太已经掉了一颗牙,说话的时候有点漏风,但提起兔子依旧是满眼放光,足以看出对兔子的热爱。
老太太事情办成,心满意足地离开。
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