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蓓心中轻松了一些, 至少事情成功了一半,自己预想的事情也没有发生。
那两个外国人拿着布料说了两句后, 就让关蓓在前面带路,去了制衣厂的摊位面前。
“请问你们有这种布料多少?”那名女性外国友人, 在看到制衣厂摊位上的布料之后, 眼中有些失落,但还是晃了晃自己手中的布料。
车间主任已经准备好介绍自己桌面上的这几款布了, 没想到对方竟然问起了那款纱布,“有很多,很多。”
那批纱布完全就是制衣厂的积压库存,而且库存还不少。
制衣厂自从开办以来,因为一直背靠轧钢厂,厂子里的效益一直很不错,所以厂长的步伐也大了许多,引进了新的机器,想要自己生产布料,如此制衣厂的效益能更多一点。
为此还专门去各个效益好的制衣厂或者是纺织厂考察学习。
但是折腾了一通,最终也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生产出来的布料和原定的根本不一样,而且很容易损坏。
直接成了废品,但偏偏成本价格并不低,便宜处理掉,制衣厂根本舍不得,最后只能让这些东西放在仓库里积灰。
而这次外贸会之所以会带上这个,主要是给其它布料防尘。
结果没想到别的没有卖出去,外国友人竟然看上了这种布料。
因此车间主任介绍的更详细了,要是能把这种布料卖出去,不仅能得到外贸订单,还能替厂子处理一批积压货物,不管怎么说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确定有很多?”外国人又重复了一遍,车间主任连忙点头,制衣厂里确实积压了很多。
“我和你们一起回厂,要求这批货立刻装车发走,可以做到吗?”
“可以,保证没问题!”只要有订单不管什么问题都能克服。
车间主任当下便安排其中两个销售人员重新买票,随着这两位外国友人一起回制衣厂,签订货物合同。
“确保质量是一样的!”
“一样的,肯定一样!除了这个您还有什么需要的?”眼看着谈成一笔大订单,车间主任来了信心,希望对方再看看别的货物。
对方着急用那批布料,其实对其它货物并不感兴趣,当下便准备摇头。
只是突然被旁边的同事碰了碰胳膊,目光也顺势换了地方,落在了摊位上的手套上。
两人对视一眼,将手套拿过来,自己手上比划比划,又重新看向车间主任,“这有多少?有现货吗?”
车间主任将目光落在关蓓身上,手套是关蓓放在那里 ,有多少她们也不清楚。
“一个月工期,三百双手套,可以吗?”两人将手套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又和布料比较了一会儿,再次下了订单。
“可以。”不管怎么说,送上门的订单当然不能拒绝,而且这段时间顾大河那边积攒了不少兔子皮,足够三百双手套的。
一会儿的功夫,制衣厂收获两个外贸订单,虽然这个兔皮手套,同制衣厂没有任何关系,但是签订合同时候,走的也是制衣厂的手续。
制衣厂在极短的时间内,拿下两个外贸订单,极大鼓舞了大家的心情。
车间主任更是第一时间给制衣厂那边打电话,兔皮手套的事情可以回去再说,但是布料却是一点问题都不能出。
两个外国人的布料有了敲定,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