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芜在搀扶下缓慢起身,行仗的人手下都有分寸,这五十棍虽然看着吓人,却未伤及本理,仅是些皮肉之苦。他简单的整理了下仪容说道:“劳烦厂臣替臣告知皇上,臣无碍。”

几个内侍抬了担架过来,祝英搭了把手把人扶上去正欲开口说些什么便听见殿内突然传来东西摔打声,他和徐青芜一同望向了殿内。

他们二人都是陪在皇帝身边的老人了,对他的过往以及那些不能被提及的宫闱秘事也一一熟知。二人相视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的都没有开口讲话。

良久,祝英转回身说道:“那就不送指挥使大人了,太医院的人已经在去您府里的路上了,大人您多保重。”

徐青芜趴在担架上点了点头,对身边的人示意后,内侍抬着担架掉头离开。

门口站着的几个内侍正瑟瑟发抖,见他们的厂臣终于忙完将人送走了,连忙小步跑到他身边颤抖着问:“厂臣,您快想想办法吧!皇上发了这样大的脾气奴婢们也不敢贸然进去打扰啊!”

若说起当今皇帝面前最忌讳提起什么,他跟在李昌烨身边这么多年早已经铭记于心。

一则是他出身低微早逝的生母顾氏,

二则便是被逼不告而别远走他乡的心上人,谢家庶出一脉威远将军的独女,谢禾宁。

祝英望着殿门良久后叹了口气,对身边的内侍招了招手:“速去未央宫请谢姑娘过来。”

第12章 珠玉

次日清晨, 慈宁宫内的掌事姑姑缓步走入殿内拢开帷幔,轻柔的将里面的美艳妇人从暖阁中扶起。

两侧的侍女托着早膳和软垫暖炉在一旁等候着,云姑姑将她扶到了桌前, 细心地垫好软垫,从一旁侍女手中接过暖炉放在她手中。

那美艳的妇人接过暖炉在手中把玩着, 似乎是想起什么眉间微皱淡淡的开口往问道:“外面闹完了吗?”

云姑姑抬头向窗外看了一眼, 回道,“禀娘娘, 国子监祭酒蒋铎蒋大人不知从哪得到的消息,竟掉头赶了回来,今日一早将外面闹事的学生都带了回去, 锦衣卫指挥使徐青芜被打了板子, 奴婢亲自过去看的,的确打得不轻。不过挨了打这事估计闹到这儿,应该就算完了。”

云姑姑说这话时心虚地没敢抬头,面前的人听到后将手中的手炉放在桌上缓缓起身走向窗口, 随着遮光的窗帘被掀开,她那一张精致的面容逐渐在日光中清晰起来, 那是当朝太后言蕊婉。

隆德十七年春, 李昌烨夺嫡大获全胜,至此前朝后宫在无人能同李昌烨和言氏这对名义上的母子一争。

隆德十八年,皇帝病重,在朝臣的极力推动下册封三皇子李昌烨为太子,贵妃言氏为继后授皇后金印主理六宫。

然而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这对形式上的母子之间的情谊也走向了尽头。

自她登上皇后之位以来,一直处心积虑的想将谢家的世家之首位置取而代之, 她虽稳坐皇后之位, 但一直苦于挣脱隆德帝发妻,元敬皇后遗言和钦天监预言的禁锢。

下一任国母只有姓谢, 方可保大周百年荣耀。

李昌烨归到她名下后,言氏一直明里暗里的将自家年纪相仿的女儿送到他身边,可每次都被他不着痕迹地找借口避开。

此事一拖再拖便等到了隆德帝病危之时,两鬓斑白的隆德帝命人拿过元敬皇后的画像,目光柔情的看了许久最终将画像拥在怀里,派人传召给太子李昌烨和永宁侯谢淮,册封永宁侯谢淮嫡女谢朝云为太子妃,择吉日完婚。

在旨意下传没多久,某日清晨内侍进殿准备伺候皇帝梳洗时,发现了已经驾鹤西去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