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透彻,又道,“闻政态度不明,可其子却是一心想要助三皇子为帝。”

“嗯?”云祈轻咦出声,就连他都看不出闻筝所想,这陆知杭初来乍到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闻筝身份特殊,自身有实权的基础上,背靠枢密院,三皇子母妃不受宠,不过是区区宫女所生,竟能得他的青睐?莫不是昏了头。

见媳妇不信,陆知杭轻笑了声:“三皇子一年前因洮靖城科举弊端的剖析,不是被圣上夸耀了一番?他这资质平平之人,缘何无故把手伸到这边来,行迹本就可疑,这文章非执掌过洮靖城的学政,绝写不出。”

原著中,闻筝就是在洮靖城当学政时,产生了诸多想法,又去信给三皇子,每每有所感悟就对着这块朽木雕琢,谁料被皇帝瞧见了,还以为三皇子长进了,因此还赏了不少的金银。

云祈细细回想,除了这件事外,两人暴露在外的联系并不多,但一旦往这个方向延伸,瞬间就想到了不少疑点。

“继续说。”云祈薄唇开合,淡淡道。

“闻筝其人不会无缘无故对一位下下选的皇子伸出橄榄枝,他又与太子没什么恩怨,只怕另有缘由,若是能查明,对症下药或有可能。”对于自己这位学政大人,陆知杭了解得并不透彻,盖因原著对他的笔墨并不多。

“但闻筝的想法如何,对殿下能否坐上龙椅并不重要,主要是看闻政如何选择,三皇子除了闻筝这么一个支持者,剩下的都不足为虑。”陆知杭给自己倒了杯茶水,笑着道。

“依驸马看,又要如何拉拢闻政。”云祈左手支在额角,偏过头望向陆知杭。

闻政不缺钱财,不爱美人,就连唯一的独子都天资聪颖,无需他劳心,无牵无挂看似没有什么能讨他欢心的,这样的人恰恰是最难拉拢的。

太子殿下在失了左相的支持后,就转而投向了这位枢密院事,谁料对方油盐不进,反倒讨了个没趣。

“一颗进取之心。”陆知杭朝他微微一笑,胸有成竹。

云祈听到这个答案,显然有些诧异,挑眉道:“怎么说?”

“闻政其人,胸有宏愿,盼着有生之年能开疆扩土,晏国尽掌天下,可如今不谈边境的弹丸小国,临近的汝国就虎视眈眈,当今圣上已经老了,而无论是太子,亦或者三皇子,缺的都是这颗心。”陆知杭话说得轻巧,却是除了看过原著的人,剖析不出来的。

闻政自知如今几位皇子,皆不是他属意的,对日后继位的人选并没有什么特别偏好,落在外人看来,就是态度不明。

太子贪图享乐,非开疆扩土之君,三皇子平庸无能,更非明智之选,唯一颇具才华的四皇子又妇人之仁,守旧有余,扩张不足。

原著中,正是云祈恢复男儿身后,那份雄心壮志打动了闻政。

闻政平日不显山不露水,没曾想竟还暗藏了这么份宏愿,竟与云祈不谋而合,他目光复杂地看着陆知杭。

这话乍一听让人觉得信口胡诌,仔细想想又觉得合理,想证实也算简单。

“左、右相水火不容,我们只需争取到闻政,和其中一相的支持即可。”陆知杭说到这,还有些尴尬。

原本他娶了张雨筠,又因符元明之故,张景焕会大力推崇立云祈,如今这些外在因素都被蝴蝶掉了。

但张景焕本就偏向四皇子,现在的条件,要想再争取对方,就有些难度了。

“驸马倒比我料想中的,要通透不少。”云祈别有深意地低笑一声。

陆知杭讲的这些,除了一些旁人难以得知的事情,云祈都明了,但一位方才中进士的人,还未踏入官场就能得知这么多信息,确实-->>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