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点钟的清晨,天色已然透亮,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

伴着清晨缓缓缠绵的微风,孟婵的早餐摊开业啦!

她选的营业地点是纺纱厂家属院门口,对面不远就是县里的实验小学。

包子已经蒸熟,孟婵支上了油锅,切好的面在她的手中格外听话,一伸一拉便成了型,随后经过油锅翻滚,一条香酥暄软的油条便出锅了。

炸油条的香气顿时在此处蔓延。

孟婵将炸好的油条递给了赵景煊,让他尝尝。

赵景煊第一次尝试这种食物,看起来油很多,但入口之后就会被油条的酥软折服,带着油条特有的香气。赵景煊点了点头,这表示他对这种食物很满意。

孟婵带着口罩,一双弯弯的眼睛透露出她极好的心情。

厨师的手艺被人肯定是一件极有成就感的事情。

有晨练结束的人闻到香气上来询问。

赵景煊指了指车上挂着的牌子:“油条两毛一根,还有包子和豆浆,要哪种?”

几次卖鱼的经历也算让这位“惜字如金”的大佬锻炼出来了。

一听还有包子,顾客大叔习惯性问了都有什么馅的。

“猪肉的五毛,还有韭菜鸡蛋和胡萝卜鸡蛋的,四毛。”

大叔嘀咕道:“你家包子不便宜啊。”

孟婵就笑:“叔,我家包子个儿大馅足,您吃不了亏。”

一旁的赵景煊配合着把笼屉掀开,一股包子的香味和着热气扑面而来。

那位大叔不由得深深嗅了一口,“香!”

待热气散尽,他凑近一看,笼屉里的包子雪白暄软,码的整整齐齐,分外喜人。个头也确实不小,一般的包子他得吃四五个,这个估计三个就足够了。

大叔笑了笑,爽快道:“行,给我拿三根油条,三个肉包,再来三个韭菜的。”

赵景煊手上动作飞快地把东西打包好,递了过去,“一共三块三。”

在这个一块钱解决一顿早饭都算贵的时代,这位大叔可算得上是个大户了。

孟婵见他的穿着比之一般人要干净讲究不少,估摸着这位的家境应该不错。

有人打头,那些看着孟婵是新来的所以犹豫要不要买的人家也慢慢凑了过来。

有个老头拉住了要走的第一位顾客,问道:“老李,这包子咋样?”

俩人关系应当不错,被叫做老李的人白了他一眼,话说的毫不客气:“你自己买个尝尝不就知道了!”

那人“嗐”了一声,“我这不是得知道好不好吃了才能决定要不要买嘛!”

行行行,就你有理!

老李拗不过他,拿出了一个韭菜鸡蛋的包子掰开一小半给了他。

嘀咕了句“小气鬼”,那人把包子接了过来。

包子皮柔软却不失韧劲,确实是皮薄馅大,闻着就让人食指大动,咬一口,那韭菜鸡蛋的鲜香顿时袭占了整个味蕾。

老李以前买的包子不是面和馅太干,就是馅少还一股子调料味。这个包子就不是,所有的一切都是刚刚好的状态,就这味道,也就他去年去省城吃的那家有着百年老店旗号的店铺里的包子能比了。

他闷头吃的极香,哪怕包子刚出锅,他吃的速度也不慢,另一边的老友吃的就更快了,两三口就没了。

他们这一群老家伙都算得上是老饕了,退休之后最爱琢磨的就是那一口吃的。

老友还想蹭口包子,结果刚叫了一声“老李”,对方直接转身背对着他继续啃。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