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楫舟道:“你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吗?”
齐滺一时之间也犯了难。
不满十四岁的孩子在他眼中还是孩子,但在这个时代,齐滺还真不敢说这些只是孩子,没准哪个不起眼的八九岁的孩子,实际上在背地里就参与了谋反大案。
更何况这些“孩子”自幼饱读诗书,又带有世家血统,不论怎么优待,他们都不会感激朝廷,因为正是朝廷的判处,才让他们失去了优渥的生活与高人一等的权利。
齐滺沉默半晌,最终还是说道:“五岁以下的孩子就算了吧,至于其他的……交给我吧,我有用。”
萧楫舟也没问齐滺要这些孩子有什么用,齐滺很少向他提出什么要求,好不容易开口一次,萧楫舟问都没问直接点头同意。
奏折翻到下一页,看着刑部并大理寺要按律将犯官家眷没入教坊司为奴,齐滺的没有都要拧到一起了:“封建糟粕。”
萧楫舟:“……”
看着齐滺毫不掩饰的厌恶,萧楫舟小心翼翼地说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齐滺简单粗暴:“交给我,我有用。”
萧楫舟一句话都不敢说:“好好好,都听你的。”
齐滺:“还有,把教坊司撤了。”
萧楫舟一愣:“你确定?”
齐滺反问:“我说的话不清楚吗?”
“……”萧楫舟哪敢反驳,只是他真的觉得可能是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把教坊司撤了?”
“对,没错,就是这样。”齐滺冷冷地说,“早看这些玩意不顺眼了,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了,就都给我一朝撤了。”
萧楫舟:“……”
齐滺丝毫不给面子:“教坊司是第一步,等到迁都之后,全国各地所有的妓院都给我撤了,洛阳新都没有这些藏污纳垢的地方,大梁境内也都不许给我有。”
萧楫舟:“……”
萧楫舟觉得自己起猛了,才会听到这么离谱的话:“你认真的?”
齐滺眯着眼睛看他:“你有意见?”
萧楫舟哪里敢有意见,他连忙摇头:“没意见,真的没意见。”
齐滺这才勉强缓和了脸色,又说:“赌坊一起撤了,没得商量。”
萧楫舟:“……”
齐滺摸了摸下巴,一脸的认真与严肃:“外侯官够用吗?我怕府兵用起来不顺手。”
萧楫舟声音干涩,弱弱地说:“府兵用起来确实不太顺手,但也不是不能凑合着用。外侯官管用的,你放心。”
齐滺拿起纸笔在一旁记录:“等迁都之后,我们首先要做三件事,第一件事,修建运河。这点我同意你,勾连南北有很重要的政/治意义,更何况有需要时南粮北调都要借助运河。再加上运河一开通,还会促进南北的经济发展,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绝对要做。就是要注意方法,不能竭泽而渔。”
看到自己的想法被支持,萧楫舟顿时眉开眼笑,笑嘻嘻地就问:“那下一个呢?”
齐滺:“科举取士,这点不能拖。能不能取到是一回事,但就算只是在世家中优胜劣汰,也好过现在官职都快成世袭。朝廷选官绝对不能只局限于世家门阀,不然我们就等着被这些世家贵族卡住脖颈吧。”
对于科举取士,萧楫舟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好,迁都之后我们就办,届时做什么、怎么做都听你的。”
齐滺:“第三个,就是训练新军。”
“新军?”萧楫舟不解,“什么新军?”
齐滺解释道:“现在的军队采用屯田制,平时-->>